桃花源记渔人入山后看到了什么,桃花源记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29 17:23:07

桃花源记渔人入山后看到了什么,桃花源记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1)

陶渊明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中,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作为桃花源这个神秘社会的发现者。以旁观者的角度描绘了一个令人艳羡的东方式乌托邦。历代学者在研究桃花源真实性的同时,也没忘记探寻这位“渔人”的真实身份和艺术原型。他是陶渊明脑造出的形象,还是真的确有其人?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为了生计,他做过儿任小官,但因为对摧眉折腰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躬耕僻野、过着俭朴的生活。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晚年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桃花源记》。这其中,他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虽然他的许多作品都描写的是田园风光和农夫生活,然而本篇的主人公却偏偏是一个渔人。

《桃花源记》中的桃源美景,淳朴民风令世人向往。而一切美妙的感觉都与文中的渔人相关,他犹如导游者,引领读者进入桃源胜境。

桃花源记渔人入山后看到了什么,桃花源记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2)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显然,无意中闯入桃花源的“渔人”并不是一个唐突之人,他懂得自然审美、喜欢观赏风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试想一个辛劳奔波的普通渔民怎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他不光懂得欣赏自然之美,还富有探究精神,“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临走前,桃源中人对渔人说,此间之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到文章的最后,笔锋一转,渔人直接“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的形象立刻由最初的单薄变得立体,而这立体,却是由人性之丑充盈起来的。

渔人在收到桃花源人的优待之后,按理说,是应该按照他们之前说好的那样“不足为外人道”。但是,渔人一出了桃花源竟然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人性的复杂立刻展现了出来。渔人的这种表现实在是有些过于忘恩负义地功利。为什么渔人要这么做呢?或许就是一个“利”字,他发现了一个十分美好的世外桃源,他发现了一个拥有充足食物和环境美好的地方,他发现了那些单纯善良的人,如果将这样的消息告诉郡守,那么,一定就可以得到嘉奖。在这种利益驱使的面前,他又哪里还记得当初收到的礼遇,又哪里还能记得对桃花源人的承诺。可知,这个人物形象于此处颜显得有些悲衰。而作者陶渊明,为何要塑造这样一种形象呢?为何不写到渔人最后遵守了和桃花源人的的约定,出去了之后终身不再提呢?这种设置其实是巧妙的,将毫无心机、单纯善良的桃花源人和利欲熏心的渔人做了鲜明的对比。而陶渊明自己自然也有比较明显的情感倾向,对于渔人的过种行为,他自然是不予肯定的,甚至是为此觉得羞耻。

桃花源记渔人入山后看到了什么,桃花源记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3)

作品正是通过渔人与桃源中人的对比告诫人们:天堂自在人心。世俗之暗淡纷扰,是因为有多像渔人之人。这也正印证了作者本身的想法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这里,作者用渔人这个反面论证和桃花源人这个正面论证,再次说明了这个主题。人心要有清净,不要随时都想着一些利欲熏心的事情,要像桃花源人那样,自然自在地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这才是符合天地规律的行为。而那种单纯美好的心态,正是一个高尚之人所需要的。

《晋书》卷九十四《隐逸列传》记载:“南阳刘鳞之,字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度。欲还,失道,遇伐号人、问径,仅得还家。成说国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骑之欲更寻紫,不复知处矣。”因为这一段的描述,再加之作者最后的销带一笔“南阳刘子瑕”,有人就猜测这个渔人说的,会不会就是这个刘子骥。刘子骥又是以“渔隐”著称,“武陵人捕鱼为业”的说法本身对“渔人”的人物原型也可能是一种暗示。如果直是这样的话,那么最后陶渊明评价刘子现此人的“高尚上”一语,是否也带着讽刺的意味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