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的印象,北京春节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04:36:50

老有人问我你有哪些对北京人的印象?

我是北京土著(110102),生长在海淀的鸡娃,除了两点一线,好像北京哪哪都不熟悉,全靠高德大众小红书。要说对北京人的印象,我就说说我姥姥!我的姥姥就是传说中的土生土长的皇城根下“的北京大妞 !第N代土著!

姥姥是1938年10月4日出生,今年85岁了,是人民教师,七、八年前就开始碎片式写回忆录°了,并让擅长写作的我一定抽出时间帮她整理出来!

她的祖先是随着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就定居在此了,所以她不是满族后裔!她出生在原来的东四牌楼东边路南的吉祥胡同,现在的东城区东四,和东四牌楼一样这个吉祥胡同早已没有了!

姥姥名永华字淑蓉。有一天她一起长大的发小来姥姥家串门儿,两个银发老人坐在藤椅上喝着老北京人最爱的茉莉花茶,互唤着彼此的字而不是名!回忆着小时候在胡同口踢毽子、玩羊骨头、买小金鱼,说着把她爷爷最爱的那只蝈蝈藏在一个小坛子里一起埋在门口那棵老槐树下..两个老人谈笑风生,像及了电影!她给我讲过很多小时候的故事:她躲在爷爷的大襟下恐惧的看着日本兵;过春节揣着大人给的压岁钱到厂甸逛庙会买年画、买大大的冰糖葫芦、买风车、请个兔爷儿,还有解放军围城时的最后一个夜晚;上学路过北新桥亲眼看见传说中的北京龙眼的那根怎么也捣不到头的大铁链子....

姥姥爱喝豆汁儿“就着焦圈咸菜,面茶°、卤煮炒肝儿都是她的最爱!北京人的习惯她都有,直到现在至少每周都要我妈妈带她去喝一碗豆汁儿!

这些我简直都接受不了。如果你对老北京感兴趣,不管是美食还是人文地理她可以和你说上三天三夜哈哈!

幼时的姥姥家家境殷实,她们祖上在朝阳门外“有很大一片农田,她是爸爸妈妈第一个孩子,像公主“一样宠着,小学上的私塾,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也没有上几年,后来是在朝阳门小学毕业,中学就读于当时在方家胡同°的北京女二中现在的北京东直门中学°(后迁址到东直门),然后上了师范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她教过的学生最大的应该已经六十多岁了,曾见过不止一两个同为学生的父子母子一起来看望她!我也亲见过二三十人的中年父母辈一起给手捧鲜花、满含激动泪水的姥姥集体鞠躬的场景!

另外在姥姥的回忆录里,还记录了她的家庭在那个动荡年代的起起落落,印象最深的是国民党政府为支撑其崩溃局面而发行了金圆券导致她的爷爷当时卖了东四头条一排房,瞬间贬值只换了一袋白面……(好心疼啊哈哈哈)

还有就是拆迁的故事,在很多人眼里北京人都是拆迁变成了暴发户°,然而却没有看到,祖祖辈辈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他们,善良淳朴的老北京人为支持国家建设虽然故土难离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展示出了帝都人的大气和胸怀!像姥姥的家住在东四头条,解放初期建老外交部大楼就历经第一次拆迁,拆到城外据说那一带是早年间烧砖的场所,废弃了很多年到处是大坑的现在的三里屯°,从繁华的东四大街的四合院搬到了按姥姥的话“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四周荒凉至极!刚刚解放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国家他们无怨无悔!从城内搬到了城外,从现在的二环里的核心区拆到了三环,这一住就是五十年,随着国家高速发展著名的三里屯要建现在的太古里,又历经第二次拆迁,从三环又拆到了四环,有的邻居搬到了五环外甚至更远!到现在姥姥家还有城内的房子还在等待拆迁...(真正的老北京人因为住在皇城根下,北京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北京的建设就成就了这个群体他人眼中的拆迁户)。

八十年的岁月,姥姥历经日本时期、国民党政府、新中国成立……她的家族几起几落,如果有人感兴趣可以留言一起分享!

现在很多人认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努力,好吃懒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的人不仅仅是北京有,在各个城市农村甚至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客观存在着!

但是我就是想让大家看到也有很多北京人,甚至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北京的北京人,不管他们家族几经兴衰,贫穷富贵,家族传承永远不变!

我的祖先,我的姥姥、我的妈妈还有海归的我,虽然北京的路北京的桥北京的传统我说不出多少(现在在饿补中...)奋斗、努力、奉献,活出精彩,不躺平,在北京也有很多我们一样的北京人。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