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如何记录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石发生什么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10:27:45

太阳风与地磁场

地磁外部磁场的变化还与太阳黑子活动情况有关。太阳黑子爆发时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万颗氢弹爆炸的威力,同时喷射出大量的带电粒子。这些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形成强大磁场与地磁场叠加,使正常的地磁要素发生剧烈变化(这叫"磁暴"),指南针会失去指向的作用,短波广播可能突然中断,北极会出现美丽的极光。

人类研究地磁场的主要目的,让地磁场为人类提供服务。我们把地球上各点的地磁场方向、强弱、磁偏角、变化规律等有关数据记录下来,并用计算机绘制成图,就可以给地质工作者提供指导。其中,磁偏角是航海、航空、军事指挥、野外生存等方面最重要的数据。由于磁偏角的存在,指南针的指向并不是地理上的正南和正北,所以,准确的定位,必须有一个"校正系数"(磁偏角)。一般情况,用磁罗盘(电磁罗盘)获取地磁的方位角,在知晓当时当地磁偏角数值的基础上,方可确定地理方位或航行路线。

岩石如何记录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石发生什么(5)

地磁场变化为探测某些矿藏提供重要依据。某些地区磁场异常,飞机通过其上空时,会感觉异常,如磁电式仪表短时失去作用,指南针短时指向混乱,飞机的升力突然发生变化等。利用地磁异常可探测和寻找铁、镍、铬、金等金属矿藏,有时还可以意外地发现地下石油等资源。

发生强烈地震之前,地磁的三要素(磁感应强度,磁偏角 ,磁倾角 )会发生改变,这是由于地壳中的岩石受力变形时,磁性发生改变的缘故。表现为天空出现极光,对地磁场变化敏感的动物有异常举动,如鸽子、某些洄游鱼类。

尽管地磁场的强度较弱,但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不能忽略。因为,生物本身也有弱磁场。

生物磁场的本质是电流磁场,电流磁场由电流或运动电荷引起的磁场。导电的物体在磁场中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电压),感应电流又产生磁场,直到某种稳定。生物体内存在变化的生物电。所以生物也是一个磁体,存在着弱磁场。例如:心磁场、脑磁场、肺磁场等。人体磁场强度约在10-10~10-13T之间,约是地球磁场强度的万分之一到千万分之一。

生物磁场的产生。由于生物膜两侧的体液浓度不同,导致膜的二侧渗透压不同,使离子产生移动,移动的电荷就产生了生物电流和磁场。另外,有些生物体内本来就含有一些磁性物质,如鸽子。有些生物会经呼吸道吸入或经消化道食入磁性物质到体内而产生磁场,如禽类会啄食一些铁沙粒以帮助消化,人类饮用磁化水等。

在正常的地磁场环境中,地球才能孕育生命,生物才能辨别方向。生物罗盘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鸽子是根据地磁场的方向来 "导航"的,地磁发生异常,鸽子就会迷失方向。科学家做过实验,在鸽子的腿上绑上一块永磁体,鸽子就找不到了回家的路。鱼类的产卵洄游,每到繁殖季节,为了寻求适宜的产卵环境,保证鱼卵和幼鱼的良好发育,它们依靠地磁场的导航来到固定的地点产卵。如淡水鱼鳗鲡,要洄游数千公里到海洋深处产卵。大马哈鱼要反向游动数千公里进入江河上游产卵,路程之长,可谓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候鸟也是依靠地磁场的导航长途迁徙。

岩石如何记录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石发生什么(6)

鱼类的洄游

这些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含有磁性细胞(物质)。这些磁性细胞(磁性物质)叫生物指南针。

作为高级动物----人类,与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内,生命活动产生的生物电流,如心电流、脑电流等,必然产生生物磁场。人类心理状态和喜怒哀乐会直接影响心磁场和脑磁场的强度,如果人工干预心、脑磁场的强度,就可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这就是磁疗。如中医磁石就是一种镇静药。磁化杯、磁化水、磁枕、磁腰带等对人体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地磁场对人类的生命活动也有影响。

恒温动物包括人类,血红蛋白是铁磁性物质(因为含有Fe2 或Fe3 ),维生素B12中的钴、肝铜蛋白中的铜、超氧化物歧化酶中的锰,都是金属元素,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磁化。地磁场就是通过它们影响到动物的生命活动。动物的鹦鹉螺等贝壳螺旋纹向,人类的手指纹等与地磁场有关。

地磁场除影响心电、脑电、肌电等生物电以外,还能影响到电子和离子的移动,切割磁感线使动物体内产生感应电流会干扰生物电流,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科学实验证明,适当的电磁场能够加速断骨的愈合。在脉冲电磁场的刺激下,可以使老鼠断肢再生。地磁场是所有动物外磁场的一种。虽然较弱,但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动物睡眠发出的脑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地磁场对脑电波的影响与动物的睡眠方向有关。"F.L.辛克勒认为:当睡眠者的姿势与地磁子午线呈45度夹角时,其大脑的生物电活性表现出δ波和θ波大约减少13.3%"。即为非熟睡阶段,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人类而言,睡眠的姿势应该是南北向的。因为地磁场方向是南北向的,南北向睡眠不会改变铁、镍、钴等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的分布,南北向睡眠使人体内的生物电流方向与地磁场方向平行,有利于气血畅通,减少能量的消耗,早晨起来感到精力充沛。更准确的睡眠姿势应是头向南,身体的磁感线与地磁场的磁感线一致,特别说明:南北方向是要扣除磁偏角的。

在太阳剧烈活动时,如产生黑子或耀斑,太阳会喷发出大量的高能粒子和宇宙射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和磁场。影响动物皮肤的电位,皮肤静电位的变化会影响到内部器官。

地磁场的变化,对神经中生物电也产生影响,包括生物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在地磁干扰期间,植物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紧张状态有所提高。科学家统计发现:在太阳活动期间,全球交通事故比平时增加1~3倍,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增多,心肌梗塞、中风、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增加。"印度科学家发现:1972年8月4日~10日地磁出现磁暴期间,入院就医的心脏病人比往日增加了一倍,一般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磁静日分别高出10%和33%。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最高时则在磁暴开始的那天或开始后的1—2天内"。

地磁场知识告诉我们,为了您的健康,请你远离强磁场的物体,如:使用的变压器、电视、电脑、电冰箱、音响、空调等,接触或接近这些电器的时间不要过长,卧室内最好不要放电器;手机不要放枕边;电吹风使用时间越短越好。化学纤维与人体皮肤摩擦也产生静电场(磁场),影响到人体的生物电场,朋友们,内衣最好是棉织品。没有必要少作透视检查。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弱磁场环境也影响人的健康。起初的宇航服因未解决补磁问题,前苏联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回地球后不久即离世了。后来的宇航服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加加林"的牺牲为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磁场对植物、微生物的生长也有影响,因为植物微生物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其生命的机理和动物差不多。二十世纪60--70年代,人类发现了一种趋磁细菌,他们生活在北半球,顺着磁感线方向运动,生活在南半球却逆着磁感线运动。趋磁细菌的显著特证就是在体内可以合成纳米级的磁性材料,如四氧化三铁、胶黄铁矿等磁小体。植物的牵牛花等逆时针攀缘生长。

岩石如何记录地壳运动,地壳运动会使岩石发生什么(7)

牵牛花

总之,地磁场是生物生存条件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之一,了解地磁场的知识,对于生物的健康、生长、繁殖、迁移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1、参考资料:辛克勒的《地磁场和生命》。

2、名词解释:地磁三要素。磁感应强度:地磁场的强弱。磁偏角:地理上的子午线和地磁的磁子午线(静止的小磁针N极指向) ,磁倾角:地球上某点的磁场方向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的磁倾角达90。,最大的磁偏角达180。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