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三次出海的遭遇,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和身份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13:36:14

淡水来源的解决,要拜大西洋的热带地区天气所赐。几天一场的频繁降水,使潘濂并不缺水喝。他只需要在下雨时将一些容器器皿放置好,就不必担心在热带地区喝不上水。食物来源,在海上的话,自然就让人想到了鱼。但没有任何工具地捕鱼却是难上加难,潘濂想尽办法也没有逮到一条小鱼,而他并没有绝望,而是拼命的动脑想解决办法。

他在小艇的两侧的吃水线上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甲壳类的海洋生物和海中昆虫,这可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潘濂一开始只是食用这些生物,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昆虫和甲壳类生物当诱饵,来钓海中的鱼吃。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试验,潘濂终于如愿以偿地尝到了鲜美的海鱼。

曾有一次,潘濂不幸在海上遇到了“大干旱”,一连几天都没有下一滴雨,海洋中的咸水又不可能拿来维持生命。饿极了的潘濂竟然想办法捉到了一只海鸟,靠这只海鸟的血和肉勉强撑过了这次灾难。就这样,133天的漫长岁月,潘濂日夜与大海相伴,沉着冷静地应对来自大海的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鲁滨逊三次出海的遭遇,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和身份(5)

受到歧视

尽管海上的生活无比艰辛,但潘濂依旧顽强地存活下来,甚至等到过两次被救治的机会。第一次,是德国的商船队。当它们出现在潘濂的视线中时,潘濂几乎要兴奋地发狂。他奋力地挥动双手,成功地吸引了船队的注意,它们向他靠过来。潘濂赶忙兴奋的地请求德国人们能够带上他一同回归大陆。

可令人绝望的是,德国人在看清潘濂竟然是一个中国人时,对他立刻不屑一顾,忽视了他的乞求和话语,直接起锚,见死不救,扬长而去。

潘濂只好再度回归到了海上漂流的生活。第二次,是来自美国的飞机。美国的飞机在横跨大西洋的时候看到了海上流浪着的潘濂。这次,潘濂终于得到了来自美国的援手。飞机向潘濂所在的救生艇投下了一个标记,打算在回国后就立即派遣飞机或救生船前来救援。不巧的是,不久后的一次大风暴,使潘濂丢失了来自美国的珍贵的标记,被营救回归大陆的希望,再次破灭。

鲁滨逊三次出海的遭遇,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和身份(6)

回到大地的怀抱

在海上数月如一日,时间过得格外漫长,潘濂试图习惯这种生活,却也不曾失去回到祖国,回到大陆的心愿。一百三十三天的“荒海求生”,终于迎来了欢喜的结局。在经过一百三十三天的漫长流浪,潘濂终于被海岸线边的沿海居民营救,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回归祖国的潘濂,可谓是苦尽甘来,受尽了赞扬和荣誉。被各国的人民交口称赞,家喻户晓。在国际上,潘濂甚至被誉为:“中国的海上鲁滨逊”。后半生享尽了荣华富贵,他在海上求生的事迹也随之远扬海外。

鲁滨逊三次出海的遭遇,鲁滨逊四次出海经历和身份(7)

潘濂这个名字,也真真正正地刻写在了人类野外求生的历史上。与《鲁滨逊漂流记》不同的是,这不是小说,而是一个大西洋上漂流者真实的回忆,是大海上永不腐朽的传奇。

而潘濂的经历,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当时的中国落后而懦弱,一直处在被动挨打的情况下,俗话说:“弱国无外交”。这或许就是潘濂在海上求救时,傲慢的德国人有力无心,不愿帮助他,甚至还有些嫌恶的原因。而如今的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不可撼动,“弱国无外交”也早已不再是中国的标签了。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