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颜回是个什么人,颜回的历史故事介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0-31 23:54:39

颜回(前523~前490年) 字子渊,春秋末鲁国人。后世称为“复圣”。在孔门众多的学生中,颜回是最能理解孔子理想的弟子,虽箪食瓢饮,居处陋巷,仍能不改其乐,虽穷乎陈、蔡之间,仍坚定地追随老师。颜回与孔子在精神上多有相通之处,在一次与弟子的谈话中,还说自己比不上颜回。

历史上的颜回是个什么人,颜回的历史故事介绍(1)

在《论语·公冶长》中,记录了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集注》中评价颜回“明睿所照,即始而见终”,子贡则是“推测而知,因此而识彼”。说明颜回思想之深远明察,能见微知著,闻一知十,洞察事物的本质,就连孔子都自叹不如。

孔门弟子众多,颜回最得老师欣赏,这与颜回所具有的人格特点是分不开的,颜回的人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好学深思、安贫乐道。

一、好学深思

颜回好学深思的特点可以从两方面讲,一是永无止息的好学精神,一是默识心融的善思品质。

历史上的颜回是个什么人,颜回的历史故事介绍(2)

首先,颜回具有其他弟子所没有的永无止息的好学精神。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表达了颜回师从孔子求学的内心体悟。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在这则材料中,“高、坚、前、后”用来比喻夫子之道“无穷尽、无方体”,难以把握。“仰、钻、瞻、忽”表现了学道之难,颜回在学道过程中虽努力探求,但仍旧很困惑,并未得其关键之处。孔子于此时循循善诱,施以博文约礼之教诲,颜回于是勤加体悟践行,孜孜不倦以求道,如“行者之赴家,食者之求饱”,欲罢不能,竭尽心力,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废弛,即使如此努力,也未达孔子的境界。“如有所立,卓尔”意为“见夫子所立之地卓然”,想要随从夫子,却无道路可循。

由此可见,颜回在孔子的教诲指引之下认真求学,达到了尽心竭力、如痴如醉的地步,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颜回在此基础上并未满足,而是想通过进一步的努力,达到老师的水平,这充分体现了颜回永无止息的好学精神。

对于颜回的早亡,孔子表示极其叹惋。孔子称道颜回,“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学贵乎不止,颜回之学不断有进益,如加以时日,必近于圣人。

其次,颜回具有默识心融的善思品质。颜回在听课时不像子路、子贡那样与老师展开争论,对于老师所讲内容从不问难,从不违逆,总是默默无闻。实际上颜回不是真愚,而是大智若愚。由于颜回悟性极高,又善于思考,对于老师所讲能当下领会,发明义理,这正体现了颜回异于常人之处。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在材料1中,不违指默默听讲不违背老师的教诲,不问难,不与人争论。孔子起初认为颜回很“愚”,但是观察其“燕居独处”之时,亦能发挥义理,才知颜回不愚。“发”字有二义,即于老师所讲并非机械地记忆,而是领会琢磨微言大义,反复与“二三子”讨论,并将所思所悟用于“日用动静语默”之间,将知化为行。“不违”之人有两种,一种是真“愚”,未明老师所讲,一种是大智若愚,即如颜回。颜回由于平日注重思考,学问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便能将孔子所言与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过程相结合,达到当下领悟、豁然贯通的效果。用朱子的话说,就是“颜子深潜纯粹”、“默识心融,触处洞然”。

材料2中,“惰”指听者言,如《论语集注》:“颜子闻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颠沛未尝违之。”不惰,就是不懈怠,一方面可见颜回求学之志坚,能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可见其确实能“心解力行”而不暇“惰”。

材料3中,孔子评价颜回并无问难致疑,不能教学相长,但于老师所言“无所不说”,“说”字体现了颜回闻道之乐。初看此句,似乎为遗憾之语,细读之,却能感受到孔子内心的喜悦。

以上三则材料中,“不违如愚”、“语之而不惰”、“无所不说”,集中体现了颜回思想之聪明颖悟、大智若愚。

二、安贫乐道

颜回安贫乐道的人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则材料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先进》)

历史上的颜回是个什么人,颜回的历史故事介绍(3)

平常人沉浸于物,为物质条件的匮乏而担忧,颜回却能不以为意,穷处陋巷,饮食粗糙,而不改其乐,在物与道的冲突中,选择了道。求道守道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周茂叔云:“颜子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

是否志于道是儒者区别于一般人的根本特征。孔子强调道重于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儒者在道与物的冲突中会弃物而守道,已超脱了人本身欲富贵、恶贫贱的本能,不为贫穷易心,不为恶衣恶食而背道。因此,颜回不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为忧,反以为乐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儒者笃志守道的独立人格。儒者高于常人之处就在于儒者重道轻物,舍一己私利而以天下为己任。

综上所述,我们能从论语中看出颜回好学深思、安贫乐道的形象,很接近圣人气质,怪不得孔子这么喜欢颜回呢。现在的人都追求物质,在无尽的*之海中无法自拔,物质*带来的快乐是肤浅而稍纵即逝的,只有心中有追求有所向往的人生才是真正快乐的,这是颜回给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历史上的颜回是个什么人,颜回的历史故事介绍(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