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尼雅居民还很注意树木的生长和保护并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沙枣树耐干旱盐碱,既可抵御风沙、美化环境,果实又可食用,是当年精绝人重点栽培的树木之一“活树,应阻止任何人将树连根砍断,否则罚马一匹,若砍断树枝,则应罚母牛一头”便是当时这一制度的生动说明。他们还种植桃、苹果杏、桑之类的果木;芦苇、红柳枝在尼雅河两岸潮湿低洼的地方均有生长,容易获取,作为建造材料。
12、于阗tian国(今和田县附近)
它是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国,君主国姓为尉迟(读音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他们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8年,也称“于阗李氏王朝”。。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于阗国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于阗国,《后汉书》记其国“领户32000,人口83000,胜兵30000余人”,疆域大致包括当代的和田地区,是当时的大国之一。遗址:和田市西10公里处的巴格其乡 艾拉曼村境内-约特干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