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所以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
13、单桓国(今乌鲁木齐市西北郊)
单桓国,去长安八千七百七十里,户二十七,口百九十四,胜兵四十五人。辅国候、将、左右都尉、译长各一人。”单桓国人口最少,分布在劫国西南,今乌鲁木齐市西北郊。
14、戎卢国(民丰县正南方向)
戎卢国都城是卑品城。二百四十户人家,人口六百一十,三百名战士。戎卢国的分布地在今新疆民丰县正南吕什塔梧山北麓,尼雅河上游十万铁里木一带,为定居农业民族。后被于阗国兼并。
15、扜弥yū mí国(今于田县)
《汉书.迂弥国传》载:“扜弥国,王治扜弥城。去长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万四千,胜兵三千五百四十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各一人,译长二人。在西域南道十国中人数最多,对外交往也较多。后被精绝国所灭,改名为宁弥。
扜弥国位于今于田县,其都城在扜弥成位于田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