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标志和精神,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本常识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01 14:58:37

作者:北京冬奥办宣传动员部部长 何继禄

“双奥之城”是新时代北京城市的一个新形象、一张金名片,不仅代表了对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贡献,也反映了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生动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内涵。

一是时代性。继2008年夏奥会之后,2022年冬奥会花落北京,这是中国百年奥运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伟大结晶。**表示,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来之不易、意义重大,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契合,给新时代北京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北京将成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这一重要指示,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举办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给予了肯定,对北京“双奥之城”的城市形象寄予了厚望。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明确表示,北京冬奥会将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因为北京是第一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这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都很重要。回顾现代奥运会的历史,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起,共有28座城市承办了夏奥会;自1924年第1届冬奥会举办以来,至今已有20座城市承办了冬奥会,北京将成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

二是文化性。奥运会是体育与文化相结合的典范,集精彩的体育竞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强烈的人文精神于一身。奥运会的文化价值既包括其丰富的仪式和标志体系,比如圣火仪式、口号、会徽、吉祥物等,又反映在东道国和举办城市展示文化传统、促进文明交流的实践创新之中。北京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如同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一样,奥运会对北京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鸟巢”“水立方”“冰丝带”等艺术性建筑和奥运文化遗产相继诞生,志愿服务精神开花结果,传统文化保护受到了广泛关注,冰雪文化推广蓬勃开展,等等。“双奥之城”不仅见证了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奥运文化与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三是可持续性。1994年,国际奥委会在“体育、文化”之后,将“环境”确立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大支柱。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际奥委会也要求举办城市必须具备城市美化、环境优雅的条件。2008北京奥运会将“绿色奥运”列为三大主题之一。2022年北京冬奥会明确提出绿色办奥的理念,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放在重要位置,抓好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林业碳汇等措施,并推动首钢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冬季奥林匹克公园,为城市留下宝贵的环境遗产。同时,以奥运会为契机开展环境教育,提升市民环境素养,营造人人爱护环境、人人参与环境建设、人人共享环境建设成果的良好局面。进入新发展阶段,“绿色北京”战略正在深入实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日益成为社会共识,这是“双奥之城”的应有之义和坚实保障。

四是国际性。体育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为促进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在两个世界性大型综合性赛会的筹办过程中,北京城市所蕴含的国际性、开放性特点充分彰显,形成了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的生动实践。**指出,开放办奥,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冬奥会成为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当前,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更好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双奥之城”是北京对外开放的一扇窗、一张金名片,将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中外体育交流的同时,为深入开展对外文化推广、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展示大国首都良好形象提供新契机新平台。

来源: 光明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