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期间,大鱼大肉是餐桌上的主咖,美味的背后自然离不开主妇们的厨房操作。然而市民张阿姨却在处理食材时遇到件烦心事——大拇指不慎被鱼鳍扎了一下,结果肿痛不消,竟要局麻治疗。
鱼鳍扎伤拇指,输液两天都没消肿
大年初一一早,张阿姨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起来,因为要宴请亲朋到家里吃午饭。她又是检查海参的泡发情况,又是葱姜切丝备用,又是调制米粉肉,忙的不亦乐乎。
蒜爆鱼是张阿姨的拿手菜,为了保证鱼肉鲜美,她特意请相熟的菜贩给她留了条大活鱼。在处理大鱼的时候,张阿姨突然感到右手大拇指刺痛了一下,仔细一看,原来是被鱼鳍扎到,扎出了一个小破口。不过,张阿姨没太在意,顺手挤了挤伤口的血,用碘伏消毒并简单包扎了后,就又投入了备菜工作中。
两天后,张阿姨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拇指创口不仅没愈合,反而越来越疼了,而且受创口影响,右手拇指红肿得厉害,比左手拇指要“胖”了两三圈,连正常的屈伸活动也做不了。
此时,张阿姨心里有些焦虑,就到小区附近的卫生室输液消炎。但连着输了两天液后,张阿姨的疼痛状况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家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带着张阿姨到市中心医院就医。
通过分诊,张阿姨来到该院烧伤整形科。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张阿姨右手拇指局部红肿且触痛明显,估计是由鱼鳍扎伤导致的皮肤感染,当即对其进行了局麻切开引流和抗炎换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医生说张阿姨的拇指伤口想要痊愈,还得等半个月左右。
活鱼身上携带病菌,处理时应避免被划伤
“以前也被鱼鳍扎到过,但从来都没像这次这么严重,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对于张阿姨的疑问,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张建军表示,这是概率事件。事实上,如果处理鱼类时不小心被划伤,的确容易引起一些感染,造成手指发红、肿胀、疼痛等症状。
他介绍说,正常的鱼体内含有单细胞菌属、不动杆菌、黄杆菌等八个菌种,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引起鱼类细菌性疾病。当一些鱼类频繁遭受各种应激因子的刺激,免疫力会下降,此时,对各种传染病易感性就会增加。另外,水体中的多种吸血类的虫子、海洋内存在的某些寄生动物体真菌等,都可能附着或钻入鱼鳍或鳞片之间连接的缝隙之中。
“如果我们不小心被鱼类划伤了,这些病菌都可能造成伤口的感染。”张建军提醒说,在处理鱼类时一定要注意,若被鱼刺伤,应立即检查伤口。而后用干净的淡水或消毒水清洗伤口,并用力挤压伤口,将血和毒液一起挤出来。
全媒体记者 王任飞
编辑 文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