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是方志敏1935年在狱中写的。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逼问的经历,展现了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舍己为公的崇高精神。
课文共十个自然段。作者时而抒发感想,时而讲述事情,叙写“清贫”的内涵。全文可以分为四大段。
第一大段(第1自然段):“我”在十余年革命斗争中一向过着简朴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第二大段(第2—8自然段):写“我”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逼问的经过。分四层意思进行叙述:1、两个国民党士兵以为“我”是共产党大官,身上肯定能搜出钱财。2、经过仔细搜身后,两个士兵发现只有一块表和一支自来水笔。3、两个士兵用手榴弹威胁“我”拿出钱,结果还是一无所获。4、两个士兵只好把表和自来水笔拿走了。
第三大段(第9自然段):“我”唯一的财产是家中几套旧的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第四大段(第10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清贫、朴素是革命者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
学法指导因为《清贫》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们不能过多依赖老师课堂讲解,而应该自主地阅读理解。我们可以先结合时代背景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了解方志敏的相关情况,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方志敏的高尚品质;最后可以围绕“清贫”,和同学讨论交流,说说对它的理解。
一、作者简介
本文叙述的事件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初看也许会觉得生疏。我们可以先查找方志敏的生平以及他被捕前后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方志敏,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铺垫。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他历任县委*、特委*、省委*、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二、字
1、本课出现了一些难读、难理解的字:“筹”“矜”“镯”“裆”“褂 ”“坞”等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识记,也可以组成词语,结合词语理解,例如联系上下文理解“筹集”的意思,通过查字典理解“矜持”的意思。
2、多音字
“吓”这个多音字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字音:[hè] 恫吓、恐吓、威吓;[xià] 吓唬、吓人、惊吓。
三、词
1、查工具书,解释词语。
【奢侈】花费钱财过多,享受过分。
【筹集】筹措聚集。
【矜持不苟】端庄严谨,毫不马虎。
2、近义词
朴素(简朴) 威吓(恐吓)
企望(希望) 搜寻(搜索)
四、句
1、“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手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这句话暴露出国民党兵士贪污腐化、一心敛财的丑恶嘴脸。
2、“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了发财!”我再次向他们解释。
这是方志敏回答国民党士兵的话,体现了共产党人舍己为公的革命宗旨。
3、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这句话从家庭财产方面表现共产党人的清贫。
五、篇
1、主要内容
本文分四大段,重点写了第二大段,我们可以用重点段的段意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方志敏被俘后被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逼问的经历。
2、中心思想
分析方法:①抓住文中关键句子,加以体会。②搜寻文中能够体现中心的词语。
本文表现了方志敏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拘、舍己为公的高贵品质。
六、拓展延伸
1、为了丰富对“清贫”的认识,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寻找自己身边过着“清贫”生活的人,谈谈“清贫”品质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2、推荐阅读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欢迎点击关注“烛光照耀星空”。假如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私信探讨;假如你对文本有更深更广更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