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排球裁判员公开课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正大体育馆举行。与常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学员可以亲身走上赛场,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执裁比赛,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专业水平。这是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裁判员集训营举办至今的一大创新和突破。
为期两天的2023第六届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裁判员集训营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圆满闭营
名师带教,模拟执裁真实比赛
8月10日,为期两天的2023第六届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裁判员集训营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圆满闭营。近40名学员在为期两天的学习中受益匪浅,最终被授予结业证书。这批学员有的是在校园排球扎根多年的教师,有的是学生排球爱好者,在同一个课堂中,他们各取所需,获得了宝贵的收获和成果。
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国际级排球裁判员王骏现场带教学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国际级排球裁判员王骏,四川省排球协会竞赛裁判委员会主任、国家级排球裁判员邹靖,国家级排球裁判员王晓龙......本次集训营,组委会邀请到了顶尖的教师团队为学员受业解惑。
与以往五届不同的是,本年度的裁判员训练营组织了来自复旦大学和复旦附中校队的球员为学员模拟比赛场景,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创新方法授课。
除了理论课,每一名学员都要走上赛场担任一裁、二裁、记录员、司线员,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来,停一下,刚刚这个球,司线应该怎么做?”“你在看的时候是余光看,不是把头转过去。”“一裁和二裁交流一下,要保持信息互通。”实践课上,王骏、邹靖、王晓龙三名专家事无巨细,始终保持着与学员们的沟通,围绕判罚方法、判罚时机、手势动作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教学。通过喊暂停拆解比赛,他们的分析让学员们有了对各种判罚更直观的感受。
王骏肯定了这种全新的授课方式,认为学员们在模拟场景中能够更快掌握书中所学,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我们第一天讲完理论,第二天马上开始实战,马上进行讲解。很关键的一点,我们可以随时暂停比赛,立刻针对一个判罚、情景进行探讨和分析。我觉得这样远比让学员去吹一场比赛,然后回来分析要高效,他可能在记忆和概念上会更清楚。这次校园排球联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又请了专家点评,相信学员们会收获颇丰,远远比过去的模式要好。”
谈到为何要狠抓细节、注重分析,王骏表示,训练营的目的不光光是教学员怎么吹比赛,更重要的目的是教怎么把比赛吹好,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我认为裁判员对细节的把握很重要。理论上的培训是一个大框架,但到了实践操作,很多小细节就会被忽略。可能大家认为这个球吹对了,这个球只要我没判错,那就结束了,其实里边还有很多不同性质的犯规。所以我认为裁判员要从细节着手逐步提高,把细节问题做好,再把整个判罚程序做好,这样对他们帮助会很大。”
来自上海各高校的学员亲身走上赛场,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执裁比赛
王骏把国际赛场上的判罚比作法律,认为细节、程序都是至关重要而不能出错的。“有关判罚结果的相关内容,可以随着裁判员的阅历和比赛积累提高,但是程序方面的东西都是严谨、刻板的,作为国际裁判,一定要按照程序规范细节一步步提升。”
注重细节,助力“零基础”质的提升
有了专家们的鼎力相助,学员们自然更加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即便还没有轮到自己上场,他们也会在一旁仔细聆听,认真做好笔记,带着问题和全新的理解加入到随后的实践中。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林信意同学表示,这次的培训体验非常棒,学到了很多具体的东西。他同样提到了细节,认为无论作为一裁还是二裁,老师们在细节方面给了他很多提点。“即便是我站在一边没有实操的时候,也能学到很多。”
刘晨曦在裁判员集训营中模拟执裁
“这次实践真的受益匪浅。”来自东华大学的刘晨曦同学说道,“老师在理论课上为我们讲解排球规则、排球理念以及一个裁判员应该具备的素养。然后今天的模拟赛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其实是有质的提升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报名参加培训的许多学员虽然都是排球爱好者,但不少都没有太多作为裁判执裁的经历。通过这次训练营,他们对这项运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确手忙脚乱,但老师们会在一边讲解帮助我们,很多知识真的非常细节。可能之前我们打球比较多,来到这边当裁判之后,在场上关注的点更多了。所以对我们来说,这真的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多多参加这样的训练营,带着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问题来学习,再积累一些经验。”刘晨曦说道。
放低门槛,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其中
不知不觉,上海市校园排球联盟裁判员集训营已经举办六届,排球联盟的其他相关比赛、活动也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包括“四大名校”对抗赛、排球联盟夏令营、教练员集训营、明星教练进校园以及沙排项目等,都在为沪上校园排球的发展进步提供更为丰富的平台和交流学习机会。
来自复旦大学和复旦附中校队的球员为裁判员学员模拟比赛场景
对于目前上海的青少年排球环境,王骏分析认为,放低门槛,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排球项目中,才会让排球联盟的赛事更有意义,也能为青少年体育做更多贡献。所谓大家都来参与,既符合全民健身的宗旨,也起到了终身体育的目的。
“疫情之后,大家对体育锻炼、体育健康,对排球等集体项目的参与度很高。其实我们校园联盟不光是围绕大学,还有小学、初中、高中,涵盖的面特别广。为什么我们把门槛放得比较低?为的就是让更多排球爱好者能够参与,并不是说要把技术水平限制得有多高。”
“其实学生通过排球能收获很多,一个是团队意识有了,另外,积极锻炼意识也有了。除此之外,还有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使命感。我觉得校园联盟以排球这个集体项目为抓手,带动青少年整体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好处。”
王骏还说,校园排球联盟已经成立多年,相关的积累正迎来爆发期。“目前为止我们校园联盟的投入,包括教练员、规则、赛事运营等,我觉得这几年收获的季节快到了。”
诚然,有了校园排球联盟对排球运动的积极推广,上海的青少年排球氛围愈发浓厚。有更多人选择加入到这个集体中,继续接力,为排球事业做贡献。
刘晨曦就是其中一员,她向记者透露,自己即将成为东华大学的体育老师,“我从小就打排球,从10岁坚持到现在。出于热爱,我希望未来继续在排球领域进一步钻研,发挥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