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世称欧阳文忠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今日通过几首诗词,带领大家走进欧阳修的生平。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公元1034年,欧阳修离开西京洛阳,到达汴梁。通过领导干部选拨考试,升为館閣校勘。
在政治上,他追随范仲淹,受到了反对派的打击,在1036年被贬为饶州知府(今江西鄱阳) ,又因痛斥谏官高若讷不作为,再贬夷陵縣令(今湖北宜昌),后来又移乾德(今湖北光化)任县令。不但仕途不如意,家庭也不如意,原来胥夫人生的儿子病死了,第二任杨夫人也只活了十八岁。但遍观欧阳修留下的诗文,此间无消沉悲叹之声。在夷陵任上,他的《戏答元珍》更是写出了在逆境中的昂扬斗志: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诗写山城荒僻冷落,似被春风遗忘;但依然有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一片生机,虽然作客他乡,但对于看惯洛阳鲜艳繁华景物的欧阳修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
公元1040年,范仲淹被重新起用后,让他去做自己的秘书。欧阳修只愿同退,不愿同进,推辞不就。但通过很多职位的历练,他积累了人脉和能力,37岁已经快速升迁到五品的太常丞。
虽然仕途在曲折中发展进步,但欧阳修还是掩饰不住自己的倦怠之意,他特别喜爱填当时民间才流行的《渔家傲》词牌,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上阙踏青出游的春光烂漫、开怀畅饮,与下阙城市生活的喧嚣纷扰、争名夺利和体制内工作生活的刻板无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时间在无情的流逝,只有停驻在诗词营造的美丽远方,我们才能够有暂时的欢乐与美好。那些正走在长安道上的人,又有谁能理解这深沉的无奈与感慨呢?
后世普遍认为,宋代是一个士大夫与君主共治,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现代著名填词人林夕曾不无羡慕的说,如果有可能,我愿活在宋代。尽管如此,政治往往并不是那么清泾浊渭,庆历新政单纯考虑整顿吏治而不是发展生产,行动上不免有些过激。如裁减薪俸,就引起了绝大多数公职人员的反对。
因为直言和立场差异,欧阳修得罪了曾经的恩师晏殊与岳父胥偃,留下了负恩的恶名,还留下了一年弹劾70多名官员的愤青记录,曾被朝廷下达禁令,“戒越职言事”。但宋仁宗对欧阳修一直都很欣赏,要扳倒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欧阳修在洛阳时期诗酒风流的形象,和一件公案、一阙小词,引起了政敌钱勰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