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2 17:24:44

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在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内人才井喷的现象,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史上最为典型。因此人们往往将同时期风格相近、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拿出来冠之名号、加以并称,比如我们熟悉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元曲四大家以及扬州八怪等等。

不过类似的文化群体大都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往往还有所交集,唯独“唐宋八大家”是个例外。这个群体包含了唐(北)宋两朝的8位散文大师,按诞辰时间算,韩愈与苏辙间竟然差了272年,为啥还非得把他们扯到一块去呢?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1)

把“唐宋八大家”凑到一块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古文运动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古文运动。话说自南北朝以来,文坛盛行“骈文”,其特点就是热衷于对偶、声律、典故等华而不实的形式,最喜欢堆砌华丽且艰涩的辞藻,如果写出来的文字除了自己谁都看不懂就更理想了。至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反映的问题、达到的目的,谁在乎?

这种现象早就有人看不惯。到了中唐时期更是有位文坛的大神级人物忍无可忍,拉上自己的一大堆小弟揭竿而起,直接向这股文坛的歪风邪气开战,倡导古文运动。

这位大神,就是在后世被誉为“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的韩愈

至于说古文运动,其宗旨用一句话即可概而括之——少扯废话,直接说事!

不过从中晚唐到五代十国,又是政治黑暗又是藩镇割据的,搞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这就导致古文运动的成果难以持续,到宋初时浮靡华丽这种不正经的文风再度泛滥。这时文坛又涌现出第二尊大神来拨乱反正,彻底干翻了骈文这股妖风,使得古文传统从此成为文坛正宗,影响持续了近千年。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2)

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被晚唐及五代的战乱打断

这第二尊大神,就是欧阳修

话说在唐宋八大家中,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尚且不说,剩下的“三苏”、王安石、曾巩哪个不是打个喷嚏、北宋文坛就得感冒的角色?即便是相对而言名声最小的曾巩,在一代文学大家王安石眼中也是“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的神仙般人物。那么欧阳修何德何能,堪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军旗手?

答案很简单——如果说韩愈曾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那么在北宋配得上这一称号的唯有一代文宗欧阳修。

而老欧阳的一生,在仕途上虽有坎坷但也算得上顺畅,在文坛上则成绩非凡。至于私生活上就毁誉参半了,人际关系更是一塌糊涂,真真正正是堪称传奇人生。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3)

包括苏轼、欧阳修、宋祁等人在内,古代士大夫的私生活基本都是一塌糊涂

尤其是因为率真直爽、宛如老顽童般的性格,更是导致他不仅得罪人无数,还动不动就当“猪队友”往自己人身上插刀,制造了无数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虽然当了一辈子的糊涂官,但欧阳修的仕途还算混得不错。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不愧是老顽童啊),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早年丧父后不得不投奔了时任随州推官(今湖北随州)的叔父欧阳晔,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逐渐展现出超人一等的才华。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年仅17岁的欧阳修首次参加科举未中,3年后卷土重来又再度名落孙山。直到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欧阳修在国子监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考中第一名(时称“监元”和“解元”),于次年在礼部省试中又拿了个第一(时称“省元”)——这要放在明清时期会被叫作“连中三元”,绝对是件能光宗耀祖的千古美谈。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