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2 17:24:44

第一个弹劾欧阳修“扒灰”的,还是他在嘉佑二年那科的学生蒋之奇

为啥这样说?这里可以引用欧阳修的老师、前宰相晏殊对其的评价为证:

“欧阳文忠素与晏公无它,但自即席赋雪诗后,稍稍相失。晏一日指韩愈画像语坐客曰:‘此貌大类欧阳修,安知修非愈之后也。吾重修文章,不重它为人。’”(《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二二·引《东轩笔录》佚文》)

晏殊在后世以清新婉约的小令著称于世,但其实他为人雍容大度,情商极高,故也被称为“富贵闲人,太平宰相”。这样一个对待后辈、学生异常宽容的老好人,却唯独对欧阳修口出恶言,不是没有原因的。

欧阳修被人批评私德不检,倒不在于他干了些什么,而是性格有缺陷。

首先,欧阳修的性格非常偏激,一旦受人攻讦就立马炸毛。而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的,欧阳文忠报仇,必须从早到晚。这一点连他自己都承认,比如在《与姚编礼辟书》就自陈“某性自少容……只是劣性刚褊,平生吃人一句言语不得”。

其次,欧阳修虽然从未像范仲淹、包拯、王安石那样认真负责的做过官,但是他的功利心极强,一门心思的想往上爬。在这一点上,欧阳修跟他的学生邓绾倒是很有共同语言——小邓这个不要脸的曾说过一句千古名言,“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宋史·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倒是可以作为欧阳修功利思想的真实写照。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13)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变法派中尽是邓绾这样的小人

最后,也是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欧阳修怼人无底线。北宋崇尚文官政治,而文官最擅长内斗,狗咬狗是常事。不过在仁宗朝之前,北宋的文官内斗虽然也没消停过,但还是相互留有余地的,起码很少有人身攻击,更极少祸及家人。可是欧阳修却从来不管这一套,从不忌惮以最大的恶意打击对手,从不知底线、禁忌为何物。

比如在庆历新政失败后,欧阳修之所以会被贬滁州,完全就是他自作自受。

欧阳修有个妹妹死了老公,就带着继女张氏前来投靠。不过欧阳修的这个外甥女生活作风不检点,因与家仆私通被开封府拿获。恰好时任开封府尹的杨日严被欧阳修弹劾过,便揪住这个小辫子不放,不知道是严刑拷打还是连哄带骗,居然让张氏自陈曾与舅舅有染!

这下子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欧阳修的无数对头跟打了鸡血一般纷纷上书弹劾,连宰相贾昌朝也暗示杨日严务必将此案断成铁案,将欧阳修彻底搞垮搞臭。

从史书和宋人笔记中找不到任何欧阳修跟外甥女乱搞的证据,此案基本可以断定为冤案、诬陷。但欧阳修其实一点也不无辜,杨日严等人所为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欧阳文忠庆历中为谏官。仁宗更用大臣,韩、富、范诸公,将大有为。公锐意言事,如论杜曾家事,通嫂婢有子,曾出知曹州,即自缢死。”(《默记·卷下》南宋·王铚)

杜曾是个包拯似的能吏、廉吏,只不过跟欧阳修政见不合而已,就被后者以“风闻奏事”为名,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控其通奸,还把他活活逼死了。杨日严有样学样的诬陷欧阳修,算不算他自作自受?只不过欧阳修没有杜曾的血性,自然不肯自*明志,于是被贬滁州,还在那里写出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14)

欧阳修几次被人诬陷,其实都是作茧自缚

只要是跟欧阳修不对付的,都逃不过他的毒手,连人品清白如包拯也不能例外:

“拯在台日,常自至中书,诟贵宰相,指陈前三司使张方平过失,怒宰相不早罢之。既而台中僚属相继论列方平,由此罢去,而以宋祁代之。又闻拯亦曾弹奏宋祁过失,自其命出,台中僚属又交章力言,而祁亦因此而罢,而拯遂代其任。此所谓蹊田夺牛,岂得无过?”(《欧阳文忠公集·卷一·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

这是咋回事?说起来也挺八卦——此前,作为谏官的包拯曾弹劾过时任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的张方平利用职权逼迫他人低价售卖宅邸,结果导致老张去职。此后继任的宋祁又因为奢侈无度、喜欢喝酒泡妞再度被老包给怼下台了,这下赵祯又得为谁来当三司使头疼。结果他遍数朝臣,发现无论从资历、才干还是人品上,就包拯最合适。

这下子欧阳修可不干了。原因有三,首先就是从来不好好当官的欧阳修跟“性峭直,恶吏苛刻”(《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的包拯早就互相看不顺眼;其次就是宋祁跟欧阳修是臭味相投的好友,都喜欢喝酒泡妞、奢侈无度;最后就是功利心极强的欧阳修早就视包拯为官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为啥?因为二者的年龄、资历、履历相似,又都以在谏官任上怼人无数而受到赵祯的重视。而在包拯担任三司使之前,欧阳修在馆职上担任龙图阁学士,理论上还是老包(龙图阁直学士)的顶头上司,眼瞅着昔日下属嗖的一下爬到了自己头顶上,身为老官迷一枚的欧阳修哪里受得了?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15)

连清白自律如包拯都被欧阳修弹劾,最终不得不弃职改任

于是他不管张方平和宋祁是否罪有应得,便再次操起“莫须有”的法宝直指包拯居心叵测——老包你想当三司使就直说呗,何必装模作样的弹劾人家张方平和宋祁呢?这么做岂不是像邻家的牛啃了你家的秧苗,你就抢走了人家的牛一样无耻吗(蹊田夺牛,形容罪轻罚重且从中谋利)?

而且欧阳修的妒忌心一起来,往往不顾一切的把人往死里整,比如在北宋唯一堪称名将的狄青,在事实上就死在了欧阳修手里。

狄青不比包拯。欧阳修再怎么看老包不顺眼,二人也都是“东华门外唱名”的文官,一时的官场成败可视为寻常事。可狄青一介出身草莽的“贼配军”,属于士大夫最看不起的粗鲁武夫,居然官居枢密副使、爬到了自负国之干才的欧阳修上头,这让他怎么受得了?

当然看不惯狄青的可不止一个欧阳修。比如狄青刚当上枢密副使,就有人传言“青家狗生角,且数有光怪”(《宋史·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暗喻狄青有不臣之心。不过对这种文官打击异己的常规套路,赵祯心知肚明,根本不予理会。

于是身为一代文宗的欧阳修接连出手,连抛三个千古名篇《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和《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非把狄青整下台不可。

那么弹劾狄青的罪名是啥?说起来十分搞笑,比如狄青曾因犯罪被刺面,这就成了欧阳修指责他是个小人的确切证据;比如狄青南征北战,保北宋西疆无恙,又平侬智高之乱,在欧阳修眼中却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功劳,是“薄立劳效”;比如说狄青没参加过科举、没中过进士,在欧阳修眼里就是没文化,不足为承担重任的铁证;甚至狄青家里晚上冒出了火光、大宋朝遭了水灾,都统统是赵祯任命狄青当枢密副使的错。总之一句话,赵祯要是不赶紧罢免了狄青,大宋朝就国将不国,万劫不复。

欧阳修的晚年字号,欧阳修字号晚年又号(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