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很多跑者认为,要想马拉松出成绩,每次训练就应该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但很多时候,并没有跑出相应的成绩,甚至大部分都跑崩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训练才能尽可能提高自己的比赛成绩?
我们知道训练是一门科学,本质是一个不断刺激和适应的过程。
那为什么平时经常进行速度训练,反而会跑崩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经常进行速度训练,就是不断地对身体进行刺激。如果平时训练每次都使出9成,甚至百分百的力气,就没有给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也就是适应的时间。这样会让身体长期处于一种疲劳的状态,所以一到比赛出问题就难以避免。
其实,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大部分时间的训练都是速度相对较慢的持续有氧跑。有研究显示,男子专业马拉松运动员75%-80%的训练配速是要比比赛配速慢的,而女子专业马拉松运动员66%的训练配速要低于比赛配速。
为什么专业运动员大部分时间都是轻松跑呢?因为他们需要累计超高的跑量,而要想维持超高的跑量,必须降低速度,如果速度一直很快,那么身体会承受不了。
如果你还是理解不了,那么来看看耐力运动的训练历史,你会发现,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专业选手看重低强度的有氧训练。
20世纪60年代
瑞典生理学家Per Olof Astrand所在的研究组首次对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进行试验研究。
他们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让运动员更长时间处于或接近最大摄氧量,以达到提高运动表现的目的。因此这个时期耐力性项目的训练中有相当大的比例为高强度间歇训练,高达50%-75%。
20世纪70年代
耐力运动员更加注重训练有氧能力。逐渐增加了低强度有氧训练的比例,降低了中强度和高强度的比例。这种降低高强度训练比例,反而让更多的世界级运动员跑出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