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学散打和摔跤哪个更实用,摔跤好还是散打好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13 02:25:47

“ 三年武术不如当年跤”,这是我当年练武刚入门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其中要表达的,是就实战能力而言,学摔跤比学武术来得快。当初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作为武技素人,基本没什么感觉,难免言者凿凿,听者昏昏,渺如轻风过耳。

随着练功日久,自己身上有了一些东西,慢慢对这句话的含义开始有所了解。

为什么练摔跤比练武术功夫容易上身呢?理由是这样的:练武术,基于其功法特质,刚入门时,必要先练基本功。所谓基本功,以形意拳为例,就是站三体式桩。站桩有了一定基础后,可以增加打劈拳项目,将站桩与打劈拳一起练。所谓劈拳,差不多可以看成是站桩的继续,就是由不动桩变成移动桩。因为劈拳的打法,就是在两个三体式桩之间多一个起钻落翻的过门儿。每一个过门儿完毕,前足一落地,就是三体式桩的体式。据师父说,他的师爷师父教徒弟,头一年不干别的,就是站桩。一年过后才可以打劈拳。这两项练习,一般要坚持三年。可以想见,仅仅经过这样的练习,对于打斗能力,差不多也还只能算素人一个。天赋高的,也许已经入门。但上场较技,还根本谈不上。

练摔跤就不同了。虽然也需要一些入门时必要的初期准备,但大体也就抻抻筋,练练臂力,很快就能投入实战训练。甚至,连一天筋也抻,臂力也不练,头一天就可以进行实作训练(抻筋、练臂力和练实作可以同时进行)。因为摔跤用的是本力,用的是平常人就能做的弓身转体一类动作。所以,练摔跤无非让身体更灵活,让力量更充足,让转体、踢腿等有更大角度,更快速度,更高技巧。

普通人学散打和摔跤哪个更实用,摔跤好还是散打好(1)

天津跤坛四大张之一张魁元,王芗斋弟子

一般来说,如果练武的和练摔跤的同一天入门,三年过后,练摔跤的已经身经百战,技法娴熟,资质高的,甚至可以称为老手,可以带徒弟了。而练武术的,三历寒暑,尚属“吴下阿蒙”,于武技一道,基本上还算“伸不出手”。

有人问,练武术的可不可以像练摔跤一样,上来就练实作?以现在练散打而言,我以外行人眼观之,或许也可以吧?至少打沙袋踢木桩是可以的。但是以武术论,可以肯定的说,不行。为什么呢?以练形意拳为例,起初练站桩,要严格遵守八字诀:顶、扣、圆、敏、抱、垂、曲、挺。这八个字,每个字又包含三个细节,三八二十四,称为“二十四法”,一一就是对练功的二十四项要求。这二十四项要求,每项都含有特定内容,项项不能马虎。以“顶"字为例,包括三项:要颈项挺直,头向上顶,如头顶重物。掌向前顶,五指要张开,务使气达指尖。舌尖顶上颚,搭桥建梁,以使内气周流贯通。

通过站桩训练,以浅层次言之(因为我没练到高层次,只能说低层次),可以抻筋拔骨,聚力攒意,同时可让力达四稍。

中国功夫,因为打法不同,所以每一门都有每一门独特的练功方法。对于形意拳来说,站三体式和打劈拳,就是最基础的基本功。

练武术为什么不能上来就讲打法呢?因为初练者作为一个素人,要力沒有,要式没有,要意沒有,在此种情况下讲打法,操实作,无非就是胡打乱捶。如此练去,练一辈子也还是个门外汉。既无精气神,也无高超的技能。这种水平,对付街头小痞,或可勉强应付,遇上稍有传承的,必定贻笑大方。

练武术的功夫上身没有练摔跤来得快,但以顶级打斗能力而言,练摔跤的由于其用法单一,一般练到一定程度,就会遇上天花板,难以再提高了。

普通人学散打和摔跤哪个更实用,摔跤好还是散打好(2)

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

其实练武术也有天花板。按自然门大师万籁声的说法儿:练功如同磨刀,磨至十分锋利时,就不能再磨,否则就卷刃了。

但无疑问的,虽都有天花板,但武术的天花板明显要高得多。以常理推之,摔跤无非把人撂倒而已,而武术除了其中也包括摔法之外,另外还有挨帮挤靠擒拿勾挑插目踢裆……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的打法。以古人所传,头、肩、肘、手、胯、膝、足,哪个部位都可以打人。以此观之,光练单一的摔法怎么可以对抗武术?

我有一个老师,是天津当年著名“三马”之一的马骐昌的徒孙,兼练形意与八卦(据说当年形意大师、半步崩拳打天下的郭云深与八卦创始人董海川比武,结果未分胜负。比武毕,哥俩儿发现,两个拳种相比,形意拳以直劲儿为主,曲劲儿不足。八卦掌以曲劲儿见长,直取近攻之力不足。于是,推杯换盏之际,哥儿俩推究各自得失,决定把两家并为一家,以互补优缺。从那以后,一个新的武技族群诞生,称为“形意八卦族”。此族群第一代著名传人是李存义和张兆东,他二人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担任曾经统领天下武林的“中华武士会”的会长。我现在说到的老师,他的师爷马骐昌是张兆东的徒弟),当年与一位天津市区级的摔跤冠军在我家聊天。说起摔跤,该冠军选手承认,他和我的老师沒法儿比,甘拜下风。有人可能有疑问,练武术的和练摔跤的光比摔跤,怎么摔跤的还不是对手?这是因为武术里面也包含了跤术。武术练到一定层次,尤其是八卦,行拳走步,闪转腾挪,处处玄机。光练摔跤的人,往往昔日摔人的招法,在此时难以施展。

话扯远了。一一上面提到的我老师与摔跤手的事,是我亲眼见亲耳闻的,下面再说个史实吧。

凡是练武的人,应该都知道王芗斋吧?那个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成拳创始人?他有一个徒弟叫张奎元,是天津跤坛扬名四海的“四大张”之一,身高体壮,曾获全国摔跤比赛第二名。张魁元体力强悍,跤术精湛,起初看不起练武的。有一次,他找到王芗斋在天津的徒弟张恩桐较技。跤手摔人,必先要手抓对手,然后才可施技。但当他伸手抓张恩桐手腕时,尚未发力,张恩桐将被抓的手腕向前一搓,张魁元的手便被搓伤,瞬间脱手,且不能再战。于是,张魁元心服口服,赴北京找到王芗斋拜师,甘列门墙。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着重申明一句:我所说的,只关乎某门技术的优缺点及局限性,读者诸君切不可把它理解成练摔跤的打不过练武术的。因为不管练哪一门功夫,都有练得好的和练不好的。具体说到某个人,你练的那门功夫再好,如果沒练成(要么流汗不够,要么资质钝拙,要么所投非人……凡此种种),也是白搭。

最后说一句:天下武技,不管哪一门儿,练到最后,万法归宗,也不过是退而防身,进而击敌。所以武林中有一句老生常谈:天下功夫是一家。

普通人学散打和摔跤哪个更实用,摔跤好还是散打好(3)

自然门大师万籁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