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在最初造字时以象形为主,即古书所言“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观鸟兽之行迹,察山川风雨之演相,体类象形而造字”,这在鹿字上很明显地体现了出来。《说文解字》中说:“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鹿的古文字形像一只鹿的侧面,突出鹿头上的两枝角和四肢,这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把握。
上古中原大地上,鹿是一个数量很大的动物种类,《诗经》的《吉日》中的“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桑柔》中的“瞻彼中林,甡甡其鹿”等,都描述了鹿众多的景象,这从汉字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例如,“尘”字的甲骨文字形和小篆字形中,上半部分分别是一只和三只鹿,下半部分是土,《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鹿行扬土也”,鹿是善于奔跑、喜好群居的动物,当群行时必扬起尘土。从“尘”字的古字形,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在茫茫高原上,一大群鹿跑过,扬起漫天的尘土。以鹿的形象造“尘”字,足以说明当时鹿之数量众多。
既然鹿随处可见,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它自然就成为人们谈话中取譬说理的对象。《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这里的沼,就是梁惠王的苑囿,那里有很多的麋鹿。孟子见到麋鹿,便借此与梁惠王探讨贤者之道,并且进一步引用《诗经·大雅·灵台》这首诗,说周文王在灵囿,鹿就能悠闲地栖于树荫下、鱼就跳跃喜乐,从而希望梁惠王也能向文王学习,做到与民偕乐。这样的取譬说理是多么巧妙自然。
可见,古人从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经常接触的对象中发现了社会生活甚至国家治理中的某些共同事理,这正如修辞学所说,一切巧妙的修辞都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温顺友善的鹿从本是被追逐捕猎的对象,到变成权力的象征,是因为当人们在目睹统治阶级对权力的追逐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日常生活中逐鹿捕猎的情形。《史记》里记载: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被封为齐王。有个叫蒯通的辩士,劝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韩信不肯。西汉建立后,韩信被*,刘邦又派人抓到蒯通。蒯通辩解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用失鹿比喻秦失天下,各地涌现的英雄人物互相争之,才能高、行动快者得之,这也正是他劝韩信争天下的原因。刘邦一听有理,便放了蒯通,典故“逐鹿天下”由此而来。此后,“鹿死谁手”中的鹿,就再也不是一只自然界中的鹿,和“问鼎中原”中的鼎一样,成为王权的象征。后来金庸先生作小说《鹿鼎记》,就取意逐鹿及问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