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里面运用对比句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细节描写赏析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27 21:19:23

叶圣陶先生在《谈文章的修改》说:“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想得更正确、更完美,想对了,写对了,才可以一字不易。光是个一字不易,那不值得夸耀。”这足见修改文章之重要。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强调过文章修改的重要性。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或段删去,毫不可惜。”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也曾写道:“写作而不加以修改,这种想法应该永远摒弃,三遍四遍——那还是不够的。”

叶圣陶先生里面运用对比句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细节描写赏析(1)

记得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颂。“绿”字原来写作为“到”、“过”、“入”、“满”等。这些字都平直,缺乏形象性,而“绿”字则表现出春风使江南变绿的生机勃勃和无限活力。既有色彩,又有情态,显示了景物的特征和变化过程。意境清新深远优美,引起了读者无限的联想和想象,真可谓一个“绿”字境界全出。古人这种修改作品的写作态度和方法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与借鉴。

我们将跟随从叶圣陶先生,一同探寻文字、语言、思想三方面的文章修改技巧。

有的人说,写文章只需要顺其自然,不需要在一字一语的小节上太多在意,即只要通体看来不错,即使存有些许小毛病也没关系。如果在意了那些细枝末节,医治了那些疮痍小病,便会像个普通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也只能成为个凡人,缺乏生气与活力。不乏一些人认为:文章的灵气全仰仗着信笔挥洒,无所拘忌,才能表现出来;当你你下笔拘谨,就把灵气赶得一干二净了。

这个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一概而论。绝大多数人不是生来就是“文坛大家”,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不该把这个话作为根据,从而放浪形骸,下笔马马虎虎。

叶圣陶先生里面运用对比句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细节描写赏析(2)

1、字词的千锤百炼

文章修改我以为先从字词开始,也就是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写文章必须要将语言运用得准确,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是作为写作者,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这一点,还应该在语言运用准确的基础上运用得巧、运用得妙。使自己的文章鲜明、生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锤炼语言必须准确、恰当、耐人寻味。例如:《卖炭翁》中有这么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此句中“愿”字运用得非常准确。把卖炭翁心中的凄苦和愿望以及卖炭翁可怜无助悲惨的形象全写出来了。“愿”字极为平常的字词,但却极为恰当,绝不是信手拈来的。另外,锤炼语言必须力求字词新颖,给人新鲜感。例如:词人李清照的早期作品《如梦令》中“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两个“知否”让人读来让人觉得格外清新。“应是绿肥红瘦”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 “瘦”替换了“少”, 写出了一个清新的意境。它用词新颖别致、生动传神,足见女词人伤春情思。

叶圣陶先生里面运用对比句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细节描写赏析(3)

2、语句的推敲研读

文章修改我以为还要逐句、逐段的研读。这样可以找出文中的病句或表达啰嗦模糊等地方。例如:叶圣陶先生在《谈文章的修改》说到一本杂志上的问题。“上海的住旅馆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廉价的房间更难找,高贵的比较容易,我们不敢问津。”这是病句。什么叫做“上海的住旅馆”?住旅馆的是人不是地方。如果改为“在上海,住旅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就写对了。修改几句或几段就是要“把错的改为对的,或者把不好的语句改为正确的,更完美”。也可以推敲中心论点的表达是否突出,各层次、段落的安排是否妥当。另外,可以文章各个部分进行“评头论足”、“挑三拣四”,更客观和更严格地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使文章进一步趋于成熟和完美。

叶圣陶先生里面运用对比句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细节描写赏析(4)

3、思想的修改锚定

思想不能空无依傍,需要依傍语言。思想就是脑子在说话——无声但有思想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朦胧不清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晰的思想就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常常有人说,脑海中有个很妙的思想,却说不出,写不出。也有人说,起初觉得那篇文章的思想很好,待写了出来,却变了味儿,完全背离了初衷。其实他们所谓很好的思想还只是朦胧的思想,就语言方面说,还只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怎么说的出道的明?勉勉强强的写了,又怎么能让自我满意?那些说出来写出来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文章,原来在脑子里已经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便是清晰明了的思想了。说一个人文章写得好,不如说他想得好,这样更贴切。

因为思想体现于语言,一个人的语言习惯不能不求其好,也不能求其不好。不好的语言习惯会拖累整个文章的思想。举个浅而易懂的例子。有些人把“的时候”用在一切提冒的场合,如谈到物价,“就说物价的时候,目前恐怕难以压制”,谈到马歇尔,“就说马歇尔的时候,他未必真能成功吧”。试问这是什么文字,什么语言,这也很难成什么思想?这里的毛病就在于养成了坏的语言表达习惯,滥用了“的时候”三字。语言习惯好,思想就有了好的依托,好到极点,写出来的文字就可以一个字都不能动。我们普通人写文章难免有些坏的习惯,只是不易自察,无心的在文章中写了出来。所以在修改的时候加一番检查。

叶圣陶先生里面运用对比句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细节描写赏析(5)

写文章就像说话,需要表达中心思想。文字、语言、思想,三者相辅相成。若说写文章不得马虎,养成了习惯,随时随地都会马虎地想,自己吃亏是小,社会会错意影响甚大。自古作文向来看重“修辞立其诚”,字正词美,是一层;构建恰当的语境,将心思生动的表达出来,又是一层。两层功夫合起来,就叫做“修辞立其诚”。

结语

总之,一篇优秀的文章只有做到反复琢磨修改,文章才能称得上言之有情,言之有物,言之有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