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天涯共此时”,中秋为何是一个关于月亮的节日?
——专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黄涛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沿袭千年,中秋节始终承载着人们“人月两团圆”的朴素愿望,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望月抒怀的名篇佳作彰显深厚的中秋文化底蕴。
“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为何是一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中秋节俗体现了古人何种生活美学与文化意涵?中秋味道在海内外如何引起共鸣?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涛近日就此接受了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提起中秋,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赏月。中秋节为何是一个与月亮相关的节日?它是如何演变形成的?
黄涛:本质上,中秋节是个关于月亮的节日。它的所有习俗几乎都和月亮有关:赏月、祭月,吃月饼,月下游戏、交往,讲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人们最为重视的中秋亲友团圆习俗也跟月亮有关:月圆家也圆,团圆也由月圆而引发。
这些习俗中,跟月亮关系最大的自然是赏月。中秋节最早产生于唐朝的赏月之风,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人们不约而同在农历八月十五夜晚赏月,这样,中秋节在唐朝就初步形成了。
从现有资料看,唐朝初年,在农历八月十五月夜赏月主要是在社会的中上层人物如官员、文人等及其家庭开始风行,家人或朋友聚集在一起赋诗、饮酒、聊天等,一般人家没有赏月赋诗的雅兴。到中唐时期,赏月聚会的风尚逐渐影响和流传到平民社会,寻常百姓家庭以及寺庙之类公众场所也兴起聚会、宴饮等习俗。到晚唐,中秋节已成为全社会的节日。
2017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西藏拉萨一轮皎洁的圆月当空。(双重曝光) 何蓬磊 摄
中新社记者: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中秋节的节庆传统深受看重与珍爱。海内外有哪些特色的节庆活动?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意涵?
黄涛:各地过中秋的风俗习惯可分为如下几类,亲友团聚、赏月、吃月饼、互送礼品、拜月、庆丰收、游戏娱乐、祈子等。一些地方会在公共场所举行别具特色的游艺活动,如开封的“铁塔燃灯”、安徽的舞香龙、钱塘江观潮、厦门的玩会饼博状元、香港的花灯会等。
人们通过团聚、联欢、赠送礼品等活动,加深亲人、朋友的感情联系,密切人际关系;通过赏月、泛舟、观潮等欣赏、亲近自然美景的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尝新粮、吃新果等活动,欢庆丰收。此外,这些年来,观看电视节目联欢晚会等各类文化演出成为新的民俗。
2023年9月21日,临近中秋节,香港湾仔利东街举办“跃兔·迎月”彩灯会。李志华 摄
中新社记者:月饼是如何成为中秋节重要符号的?近年来市场上出现螺蛳粉月饼、辣条月饼等新晋网红月饼,您怎么看这些新的“中秋味道”?
黄涛:中秋月饼又称“团圆饼”,是明月和团圆的象征。作为中秋节“标志性美食”,月饼正式出现于明代,开始它是拜月的供品,后来才演变为节令食品。
明初中秋节拜月习俗盛行,拜月要上供品。因为中秋祭的是圆月,民间自然要求供品需呈圆形,即“其祭果饼必圆”。圆形的饼摆在供桌上,可象征圆月。制作时,人们会印嫦娥、月宫、桂树、玉兔等图案在上面。月饼作为供品从供桌上撤下后,不能扔掉。民间向来有祭神仪式完成后分食祭品的习惯,所以月饼很自然地成为人们的中秋食品。
后来拜月习俗淡化,月饼作为团圆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时它作为祭品的作用减弱,以至于到后世拜月习俗基本消失时,吃月饼却成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只要月饼作为一种圆形的饼食,能够象征圆月和团圆,并且人们爱吃,它就是很好的中秋月饼。至于工艺如何改进,饼皮、馅料、口味如何更新,都无碍于月饼习俗的传承。制作月饼的厂家尽可在充分研究人们饮食口味变化的基础上,大胆研发新产品,满足新时代不同群体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一味保守地制作高糖高油高脂肪的所谓“传统月饼”,反而是跟不上时代要求的懒惰行为,人们不爱吃的落伍月饼亦是不合格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