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的桥叫什么名字,扬州瘦西湖的武陵桥有什么传说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1-30 05:15:39

中国的石桥

在目前出土的汉代墓葬墓室中,就发现了存在大量长方形的筒拱结构的设计理念。如果将此结构应用于修建石拱桥上,或许就更加顺理成章了。但是从全国各地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知,目前中国还未发现汉代时候留下的石拱桥的实物证据。

可能有人会想,既然从技术层面上这样的问题已经解决,为什么汉代这样的桥梁却很少被利用?

极有可能,当时的人们在心理层面上并没有认真地看待这个问题,就像中国自古以来的建筑材料都是以木制为主,很少将石制材料作为建筑首选,因为无论从开采石材,还是加工方面,建造石拱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在施工期修筑桥梁时还必须阻断河道,所以综合来看,制造石拱桥的不利因素太多了。

扬州瘦西湖的桥叫什么名字,扬州瘦西湖的武陵桥有什么传说(5)

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

二、晋至两宋时期中国桥梁的进步与提升

从目前已有的文献记载来看,中国最早的石拱桥出现于两晋时期,所以可以看出,随着后来采石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行船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拱桥的重要作用。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之作应当属于隋代的赵州桥了。

但是到了北宋,桥梁的修筑也依然无法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而此时人们对于拱桥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在汴河的河道上,情形尤其严重。从隋代到北宋这近500年间,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汴河上的船只越来越多,而到北宋汴梁的漕运也越来越发达,修筑拱桥成为了必然之选。所以我们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可以看到有大型拱桥的出现,这就是著名的虹桥。

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载:“中曰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说明在北宋时期,不但石拱桥的技术得到了发展,还出现了适合船只通行的木拱桥。

扬州瘦西湖的桥叫什么名字,扬州瘦西湖的武陵桥有什么传说(6)

建成于两宋的泉州洛阳桥(笔者摄)

木制桥梁无论是承重性还是使用寿命,都比不上石拱桥,而且设计难度更大,但是木拱桥轻便,而且取材比较方便,比石拱桥具有更多的优势。北宋时木拱桥的结构设计不断趋于完善,在北宋末期短短几十年内,木拱桥便已经传遍山东、河南、山西等多个地方。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大量的木桥毁于战火,其建造技术也变得无从考证,直到上世纪80年代,桥梁专家们才在武夷山区发现了大量的木拱桥建筑。因为武夷山区森林覆盖率高,且植被茂盛,这为木拱桥的建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从年代来看,这里的木拱桥建筑可以追溯至南宋年间。

扬州瘦西湖的桥叫什么名字,扬州瘦西湖的武陵桥有什么传说(7)

潮州的广济桥(笔者摄)

文史君说

桥梁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一颗瑰宝,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桥梁起源很早,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桥的出现,但因为人们对桥的理解观念不同,导致在两宋之前,桥梁发展一直较为缓慢。今天留在中华大地上的古老桥梁并不算少,如人们所熟知的泉州洛阳桥、潮州安济桥、河北赵州桥等,这些现存的桥梁座座都是桥史珍宝。

参考文献

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