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是咏物诗。屈原对橘树有过仔细观察,他用“嘉”“深”“绿”“素”“曾”
“划”“圆”“梗”“精”等词语,从橘树的外观到橘树的根、枝、叶、花,再到橘果的形状、颜色等,描绘维妙维肖:树—一“嘉”,即屈原所咏“后皇嘉树”,描述了橘树的外观美;根——“深”,即屈原所咏“深固难徙”,描达了橘树 不可迁徙的特性;叶——“绿”、花一一白(“素”),即屈原所咏“绿叶素荣”,描述了橘树叶和花的色彩;枝——茂(“曾”)、棘—一“划”(锐利),即屈所咏“曾(层)枝剡棘”,描述了树枝层层茂密和枝刺锐利的特征;干—一直(“梗”),即屈原所咏“梗(直)其有理”,描述了橘树树干挺拔的姿态;果“圆”,即屈原所咏“圆果抟兮”,描述了橘果圆圆的形状;果皮—一红(“精”)、果瓤——“白”,即屈原所咏“精(赤)色内白”,描述了橘果內外的颜色。
《橘颂》是述志诗。因物寄情,托物言志,《橘颂》是屈原抒发自己志向的“表白书”。橘树“深固难徙”“独立不迁”的
特性,不正是屈原忠贞爱国情感的表白吗?橘果“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的特质,不正是屈原修身励志品性的表白吗?橘叶橘花“绿叶素荣,纷其可喜”的色彩,不正是屈原崇尚高洁人格的表白吗?橘树“纷温宜修,而不丑兮”的形态,不正是屈原追求高远志向的表白吗?树干“梗其有理”的形象,不正是屈原追求正直品质的表白吗?橘枝橘刺“曾枝剡棘”,不正是屈原坚守不屈志节的表白吗?屈原既咏物又述志,物我两存,橘树橘果及橘叶橘花的形象也正是屈原所追求和向往的形象。正如屈原所咏“青黄杂糅,文章烂兮”,以其丰腴的情感和独到的艺术形式使《烫颂》拥有不可取代的文学地位。用“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来评说更能启迪我们的思绪。反复吟诵这些诗句,顿觉屈原已高高地矗立在色彩缤纷的橘园里,我一边吟诵着,一边仰望着。
巜橘颂》是颂人诗。屈原赞颂的是哪种人呢?“秉德无私,参天地”,即大公无私而德耀天地者;“嗟尔幼志,有以异兮”,即胸怀理想而志向超群者;“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即头脑清而不随波逐流者;“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即谦虚谨慎而修心养性者;“深固难徙,廊其无求兮”,即心胸宽阔而无私求者;“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即品性高清而能像伯夷可以作为榜样者。咏诵着这些诗句,屈原的身影已伟岸地耸立在我的眼前,我一边吟诵着,一边凝望着。
《橘颂》虽然只有36句、150多个字,但其意蕴深厚,其情也挚,其景也美。(节选自秭归屈学专家谭家斌《徜徉橘园诵〈橘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