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怎么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在成长中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7 02:13:27


谈一谈怎么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在成长中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1)

健全的人格,其本质是一个“舒展的自我”

舒展代表着一切中性的概念,你既不紧张也不放纵,既不卑微也不高傲,既不讨好也不回避。

在这样的人格状态里你是松坦的。

因为你是松坦的,是“中性”的状态,所以我们反而很难用直接的、肯定的定义去描述什么是健康的人格,而只能用这种“对立否定”的方式来表达。

不健康的人格,其本质就是“被扭曲”、亦或是“破碎”的自我。

“回避型人格、偏执型人格、边缘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等等,这些命名其实表述的都是人格扭曲之后的不同分类。

而人格的扭曲,本质上是人的自我破碎之后,为了整合、或规避这种破碎感,而进行调适的结果。

“自我的破碎”从何而来呢?

它源自于外界的攻击。

我们面对一切外界的攻击,其实都是没有什么防御的。因为“精神攻击”本身就是无法规避、无法防御的。

你对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说:“你真是个废物,滚一边去别碍老子的眼!”

这个小孩的内心马上就会感到一阵难受,他内心的委屈、羞耻、愤怒等情绪马上就会被点燃。

你的话语就如同利剑一样,插在他柔软、脆弱的心理上。

这些攻击落在你的心理中时,它们就像一颗子弹打在你的肉体中不断旋转一样,精神攻击也会撕扯你的心理,导致暂时性的“自我的破裂”。

这些子弹要是没有取出去,这种破裂感就会一直持续。

所有的防御手段都是我们后天发展出来的。

为了应付这些来自于外部的攻击,所带给你的那些糟糕的感觉,你就脱离了那种松坦的“中性”状态。

就好比原本有一个直直的指向天空的指针,它受到外力的作用之后,向右边偏了一些,你为了让它回到正中,就必然要从右边把它敲回去,或是从左边将它拉回去。

问题在于我们的心理惯性太大,你习惯了从左边拉它之后,往往会在已经把它拉过了中线之后还不放手,仍然一直不停的向左边拉。

往左边拉过头了,你就赶紧又从右边再拉一下。

这些不断从各方发力,试图将自己的内心调整到舒适状态的手段和方法,慢慢地就会固化下来,成为你的习惯,并进而成为你的一种人格模式。

因此,人格的扭曲,源自于我们在受到外界攻击的时候,为了“情绪缓解”这一目的,所付诸的习惯性努力。

比如说你处在一个容易被别人欺负的环境中,别人天天欺负你,你就想:“我不想被他欺负了,那我就巴结一下他吧,我让他开心了,他就不会欺负我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讨好别人,是为了终结或避免别人所可能施加给你的攻击,这种模式固化下来,就是讨好型人格。

你担心将你对别人的不满和愤怒释放出去会带来不好的后果,所以就一直压抑,表面笑嘻嘻,心理mmp,这种模式固化下来,就是“被动攻击型人格”。

你的内在无比的缺乏自我价值感,你迫切的希望能够被别人看到,于是故意制造戏剧化的场景、做出戏剧化的举止以获得别人的注意、或是在这种“扮演某种角色”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感,这种模式固化下来,就是“表演型人格”。

精神动力学给的药方,是告诉你,你的心理那些伤口需要被治疗,你缺乏自我价值感,心理咨询师就慢慢地给予你价值感;

你回避亲密关系是因为你对它感到恐惧,咨询师就陪伴你慢慢建立亲密关系,让你逐渐意识到亲密关系不是如你所想的那么可怕。

认知疗法给的药方则完全是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它告诉你:其实那些所谓的心理伤害并不存在。

这个药方背后的逻辑是完整的、正确的。

但是因为这个结论缺乏人文关怀,会让许多人感到愤怒,甚至感到这个结论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种伤害。

所以,这个药方的结论往往不会被言明,许多人只是阐述它背后的逻辑,将它包装上一层可爱的、吸引人的糖衣之后,才好让患者吞下去。

为什么说那些心理伤害并不存在呢?

其根源在于:我们习惯性的视角,将责任归咎于精神攻击者;

而认知疗法的视角,是将心理伤害的责任归咎于伤害承受者,而且是100%的将责任归咎于受害人。

我们习惯性的都是认为:别人伤害了我们的心理,是因为他们有恶意,那是他们的错;

认知疗法强调,我们之所以会受到别人的心理攻击,是源自于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全的接受客观现实。

二、是因为我们受到了社会教育、和群体影响,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偏见与认知扭曲。

三、我们将原本是虚假的、捏造的、扭曲的、夸张的语言和想法都给当成了是真实的。

其实并非是由于别人的攻击、才导致我们脱离了那种松坦的“中性”心理状态。

而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偏离了客观事实。

偏离事实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本来就没办法充分描述事实”。

你的父母也许会因为你解开了一个九连环而夸你聪明,也许会因为你三天都没有把九连环解开就骂你废物,其实不管是聪明还是废物,这两个词语和标签都无法精准的定义你,它们都是很模糊、词意很广的概念。

但是当你的父母将这两个标签贴在你身上时,不论你因为被夸聪明而开心,还是因被骂废物而难过,这两种情绪其实都是被夸大的、扭曲的。

人其实是很难被定义的,因为所有用于下定义的词语都太过模糊,无法精确地定义一个人。

你被贴上一个标签之后,是开心还是难过,取决于这个标签的社会属性。

我们通过学习和接受社会教育,而对于不同的词语产生了不同的性质定义:聪明是个好的词语,废物是个坏的词语,所以我们要追求变聪明,规避成为废物。

别人将你描述为聪明时,你感受到的是“聪明”这个词代表的社会认可;

别人将你描述为废物时,你感受到的是“废物”这个词代表的社会鄙弃;

有人会问:这难道不都是废话吗?被夸聪明会开心、被骂废物会难过,这非常正常啊!

而这恰恰正是问题所在: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是潜移默化、理所当然的认同了这种社会评价标准,每个人都认为聪明是好的,废物是不好的,这种对于自我正性、负性“二元对立”的评价标签,才是导致问题的根源。

你只要追求成为一个“善良”的人,那么你内心的哪些“邪恶”的想法必然会折磨你;

你想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你那些“平平无奇”的成果就会成为你的负罪来源;

所以,你会在咨询室里叹气:“这周太失败了,我一点改变没有做出。”

而咨询师却会问题:“你是怎么做到“什么都没改变”的呢?”

你被二元对立的思维将一切分割,将“平平无奇”的成果完全忽略,认为它们不存在,而没有意识到:平平无奇的成果,也是一种“成果”。

没有做出改变,这也是一种“做出”。

譬如说,你想要戒烟,打算这周只抽三包烟。但实际上却没控制住自己,和过去一样还是抽了七包烟。

当你在说“我这种还是抽了七包烟,一点没有改变”时,你认为上一周“抽了七包烟”就是你,而没有意识到“抽了七包烟”这只是你的一种行为。

你认为“抽七包烟”就是你时,这种理所当然的想法会导致你认为有一个实有的障碍:就是要慢慢干掉那个抽七包烟的自己,把抽七包烟的自己、变成不抽烟的自己。

在这样的假设中,“你”是没有主动选择权的。

而“我上周让自己抽了七包烟”,这样的描述其背后的逻辑在暗示:你是有主动选择权的,抽七包烟只是你的行为,那并不是你。

两种不同描述,蕴含着截然不同的逻辑框架。一个框架里的你是不自由的、被一个可恶的、自己强烈厌恶的抽烟习惯所控制着的。

而另一个框架里的你却是自由的、你并不是被抽烟控制。是因为你想要抽烟。

只是“我想要抽烟”这一点,由于你给“抽烟”这一行为附加上的种种负面想法给掩盖了而已——其背后的逻辑通常是这样的:因为你认为抽烟是不好的,如果你“想要”抽烟,那不就说明你主动想要做一件坏事,你就不是一个好人了吗?

而且你明明“不想抽烟了”,但却还是和过去一样一周抽了七包烟,怎么能说这是我“想要”抽烟呢?

这就体现出,很多时候你会由于对一个事物的“价值判断”,而会对自己的*有所扭曲。

一个在你的认知中过于负面、过于不能被接受的*,你就会想尽办法排斥它,仿佛它不是你的*,只是某种“坏习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想法”。

这就是导致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原因:价值判断令你将自己一分为二,这是好的,那是坏的,所有“坏的”部分,都不被你承认是“你自己”。

你觉得这个“想要戒烟”的自己是好的,所以理所当然的就与这个自己认同,当你只认同这个“想要戒烟”的自己时,你就没办法意识到:其实不管是“想要抽烟”还是“想要戒烟”,这两种想法都是你的。

人本来就是矛盾的生物,每个人都会有诸多相互对立的想法,你很容易一会想要这个、一会儿又不想要了,这非常正常。

但如果你一直忙于给自己的所有想法贴上好坏的对立标签,你也就没有时间去用于理解你自己了。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要抽烟,也许是成瘾,也许是因为孤独,也许是因为悲伤。

如果你不理解自己为什么有某一想法、某一行为的原因,这就意味着你很难改变它——如果让你抽烟的原因是悲伤,在你没有处理好这种悲伤的情况下,你几乎不可能把烟戒掉。

人的自我接纳,意味着对“完整”自我的接纳,你只是纯粹的接受自己,而不会用二元对立的视角将自己割裂,在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中,拼命地想要保留所谓“好”的自己,剔除“坏”的自己。

“完整”的接纳自我,意味着你需要学会用“不加评判”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也包括你自身。

不加评判的视角,就意味着100%尊重事实的视角。

这是最根本最根本层面上,为什么“正念疗法”能够对多数心理问题起到效果的原因——正念训练的,就是你保持在不加评判的视角中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并不是需要用什么方法,将你破碎的自我给缝合起来。

而只是需要你收回那两把主动将你自己砍的支离破碎的刀子:一把是对社会评价体系中“好”的自我的追求,一把是对社会评价体系中“坏”的自我的厌弃。

你不需要刻意去做些什么才能够“活出一个完整的自我”,你本来就是完整的。

只是因为,过去的你一直在不停的将自己割裂而已。

你们要理解并且记住下面这些思维逻辑:

健全的人格,并不是意味着“你将自身那些不健全的人格给消除掉、修改掉”,这种自我分割、自我鄙弃的视角本身就意味着你人格的不健康;

松坦的、舒展的心理状态,不是“在你达到某个目标、获得某一成就”之后才能获得的;

心理的松坦来自于当下这一刻你对生命的全然接受;

人格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去除偏见、消除认知扭曲的过程。

当你充满偏见和扭曲时,你会想:我有讨好型人格,这种人格太不健康了,我要改变这种模式,以后再也不讨好别人了。

这样的视角中你无法认清自身完整的情况,你会局限在问题单一的症状里。

就好比你是一个老板,发现最近员工工作不积极,你就想:我要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于是给员工请了个讲师打鸡血,每天严格执行上下班打卡,要求员工每天下午将工作总结发到你的邮箱里等等。

“局限在问题的单一症状里”就意味着你无法意识到问题的全貌。

所以,这个老板对员工使尽了手段也没有丝毫效果,因为员工工作不积极的根本原因是钱没给够。

钱没给够,没有人会像傻子一样仅仅因为你是老板就听你的。

同样的,不管是讨好型、回避型、焦虑性等等所有的人格模式,其根本的原因都是在于:在你过去的生活体验中,你只会、也只能想到这一种生活的模式。你对于其他的生活模式压根就是没有任何概念的。

所以“我再也不讨好任何人了”这只是一句空话,因为这就像你现在只会做西红柿炒鸡蛋这一道菜,你还没学习其他的菜该怎么做的时候,就撂下一句狠话:老子以后再也不吃西红柿炒蛋了!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总要吃饭,你饿的快死的时候,西红柿炒蛋就是再难吃,你为了活下去还是会不得不再撸起袖子炒一盘;

你也总是要生活,要与人相处的,你就只会“讨好型”这一种和别人打交道的方式,当别人和你相处时,你就不得不使用这种你唯一熟悉的应对范式。

“我过去只会使用讨好这一种生活模式”,这样一种理解自身的视角,才是客观的、令你不局限在单一症状中的视角。

采取了这样一种视角,你就会明白: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的情境是多种多样的,“讨好模式”只是众多模式之一。

就像世上有无数种菜,西红柿炒蛋只是其中之一。

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模式去应对;

正如在不同的场合里,你要做出不同的菜式;

于是,问题就不再是“我要改变讨好型/回避型/焦虑型等人格模式”了,而是“我要学习更灵活的应对生活各种情景的手段”。

后者这样的视角,是一种更广阔的、更灵活、也更利于你人格舒展的视角。在这样的视角中,不再有“僵化”的自我对立,而是将你自身的一切都变成你可以用于去协调组织的资源。

总结:

健全的人格,即是“舒展的人格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你的视角是灵活的、开阔的;你的认知是如实的、100%承担自己责任的;你对事物的看法是不扭曲、无偏见的。

那么怎样培养和建立自身健全的人格呢?

一个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训练自己开始用不加评判的视角去看待一切。


本文作者风墟,心理咨询师,*炼己者 ID:fengxuwake

微博:炼己者风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