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逃户几人归,携得妻儿认旧扉。
茅屋再新墙再葺,园中春韭雨中肥。
清代诗人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写下了流民的悲苦与新生。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人口迁移史,仅有记载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就不下十余次。
从东汉末年到衣冠南渡,从安史之乱到靖康之变,从湖广填四川,再到闯关东、走西口。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口的迁移,就是最为壮阔的波涛。
今天,我们翻开历史,从“闯关东、走西口、蹚古道、下南洋、赴金山”,去了解下古代到近代中国人的浴火重生之路。
闯关东关东之地,即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及部分内蒙古。
闯关东是指从明清时期到民国初年,这数百年时间以来,大批移民从内地向东北迁徙的行动。
其中80%的移民,来自山东、河北地区,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涉及人口最多的迁徙运动之一。
历史上,山东地区经济发达,但是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由于人口大量增长,导致土地资源不足。
加上受到小冰河时期的影响,大量粮食欠收,又因天启之后几十年来天灾不断,以及战乱和苛捐杂税,导致该地民不聊生。
当时的东北土地广袤、人口稀少,无论是在明朝疆域,还是在后金的领地,都需要大量的生产力来开垦土地。
且从山东半岛前往辽东半岛比较方便,从山东的登州、莱州等地乘船出海,仅需一夜即可到达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