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因满族入关等影响,大量原籍东北的满人和蒙古人,迁徙至关内定居,导致东北地区人烟稀少。
为了充实人口,清政府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垦令》。
该法令规定:
凡招民百人迁往辽东的,可授予知县文职或守备武职;招民六十人的,可授予通判文职或千总武职;招民五十名,授县丞文职或把总武职,每多百人均可上加一级。
迁往辽东的百姓,不仅可以获得口粮、种子和耕牛,并且还免缴三年钱粮。
在这样的政策激励下,形成了关内汉民迁往东北的第一次高潮。
康熙七年(1668年),亲政的玄烨为了维护“龙兴之地”的秩序,也为了保证满八旗,及关外各部族之间的稳定,遂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
虽然朝廷停止了持续15年的迁民政策,但是已经开始的移民潮,也没那么容易阻止。
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从陆地和海上两个方向“偷渡”到关外。
据不完全统计,至康熙四十八年,关外的鲁民“多至五十万有余”。
等到了嘉庆年间,封禁制度趋于缓和,东北迎来了第二次闯关东的高潮。
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渤海。
百年不遇的大洪灾,让中原地区的百姓生灵涂炭,运河漕运也因为洪水而改行海路。加之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被英法联军攻破;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导致兵荒马乱。
中原地区的人民,只得再次把目光投向关外的黑土地。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禁令,鼓励移民关东的百姓开荒造田,以防止来自北方的蚕食。
粗略统计,从1860年至1912年,东北地区人口,从300万增加到了1800万,到20世纪中期达3700万人,其中山东人高达25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