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月,何杰、杨绍辉等运动员结束了上半年比赛,开始全力备战世锦赛和亚运会等国际赛事。
“冬三九、夏三伏”,是专业马拉松运动员非常看重的两个周期训练阶段。对于中长跑项目,周期训练的完整性、系统性以及周期训练负荷安排和完成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如果说“冬训”是马拉松运动员强化有氧耐力的最好季节,那么“夏训”则是提升训练强度,不断发展专项运动能力的最佳季节。
那么,大众跑者该如何珍惜“夏训”时光,科学制定训练方案呢?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夏训”周期训练思路。根据项目特征、比赛目标以及天气等各种因素,把“夏训”分为四个训练阶段,训练周期时长4个月。
第一阶段 六月长达四个月的“夏训”周期是一个漫长的训练过程,因此周期训练初期阶段,训练一定不能着急,首先要评估一下自己的训练现状和身体状态。
如果是五月中旬才结束上半赛季比赛,或此前的训练并不系统,那么,6月10日前的训练以身体调整为主,训练内容采取低强度有氧训练(此强度不会积累身体过度疲劳)和核心训练为主,这样的训练负荷安排不仅可以让身体逐渐得以恢复,还有利于储备更多的能量,从而更好地迎接“夏训”。
如果此前的训练一直很系统,五月以来也没有参加比赛。那么,这部分跑者就可以科学、系统进入“夏训”周期训练模式,趁着六月的气温还没有达到全年最高。
六月训练安排
跑量:200-250公里
训练次数:3-4次/周(1次核心训练或交叉训练)
训练内容:有氧训练为主,偶尔增加速度训练
关于有氧训练,保持每次训练距离在16公里或以上,心率150次/分的训练强度对提升耐力水平效果显著。状态好的时候,有氧训练课结束后,可以增加4~5组150米速度训练。同时,遇到气温不是很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增加16公里左右的混氧训练课。
第二阶段 七月经历六月一个月的系统化训练,竞技水平和身体储备逐渐进入较佳的状态。这时候在训练安排上可以大胆练一练。当然,随着运动负荷的提升,人体能量消耗也比较大,务必要加强饮食营养,提升睡眠质量,以及注重训练后定期身体保养,如全身肌肉按摩等。
七月训练安排
跑量:220-270公里
训练次数:4-5次/周(1次核心训练或交叉训练)
训练内容:有氧训练、间歇训练和核心训练
关于有氧训练,周中的有氧训练距离控制在16公里左右,每周末保证一次25~30公里左右的长距离(保持专项耐力不下降)。
关于间歇训练,距离采取1000米以上,间歇训练总负荷控制在12公里左右。例如:1000米x12次;1600米x6次;(3000米 2000米 1000米)x2组等。
关于核心力量,主要是强化下肢和腰腹力量训练。同时,加强身体柔性性、协调性训练。如肌肉拉伸、瑜伽等。
第三阶段 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