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担山池有多深,慈溪担山池历史传说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9 22:11:20

慈溪担山池有多深,慈溪担山池历史传说(1)

  慈溪浒山城东北四五里的地方,有两座馒头形的小山,中间相隔仅数十尺,当地人称之为担山。说起它,还有过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不知是在哪一个朝代了,余姚山南有一个姓陈的老篾匠,人称陈老爹,世代以编织竹器为生。他编的竹器质地好,式样新、价格公道。

  陈老爹中年丧妻,留下儿子阿宝,因此把他当作性命。阿宝聪明勤快,很孝敬陈老爹。

  那年,阿宝十四岁,陈老爹已头发斑白,体力也不如从前,这天,他挑一担竹器想到三北一带去卖,谁知担刚搁上肩,就头晕眼花,阿宝连忙把老爹扶到桌边坐下,说:“爹,你安心在家养病,这竹器我代你去卖吧!”。

  陈老爹摇摇头,心想:山南到三北有八十多里路,你一个孩子,别说是挑着重担,就是空着手走路也够了。

  阿宝懂得阿爹的心思,一再说:“阿爹,让我去吧,我卖掉竹器后,再带点你爱吃的三北黄泥螺来。”陈老爹任儿子怎么说,也不肯答应。

慈溪担山池有多深,慈溪担山池历史传说(2)

  夜里,阿宝替爹煮好药,待爹服药后睡下,他挑起竹器担,带上一只盛黄泥螺用的小竹篓,往三北地方走来。整整走了一夜,阿宝才来到三北。

  竹器一会儿卖光了。阿宝把小竹篓往腰里一系,卷起裤管,赤着脚,便朝茫茫海涂走去。

  这时,潮水刚刚退落,海涂上只留下一寸高的浅水,油壳黄泥螺在水中慢慢地爬着,越往外走黄泥螺也就越大。

  阿宝第一次来到海边,不知道这儿的潮汛,只顾弯着腰捡呀捡呀,竟没有发觉白晃晃的潮水已悄悄地上涨了。

  等到他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四周海水茫茫,已找不到一条归路。一个浪峰扑来,阿宝被卷入海里。

慈溪担山池有多深,慈溪担山池历史传说(3)

  再说陈老爹一觉醒来,不见了阿宝和一担竹器,心中已明白了八九分。过了一天,传来了阿宝被潮水吞没的消息。陈老爹接过那只装有黄泥螺的小竹篓,哭喊着儿子的名字,十分伤心。

  从此,陈老爹茶饭不思,日想夜想镇住怪潮的办法。一天,他看见一位白胡子的老汉,老汉对他说:山后有一棵千年毛竹,把它劈成一根扁担,再找一只大锅,煮上七七四十九天,就可挑起两座大山去镇住怪潮了……

  陈老爹心中一喜,醒来才发觉是一个梦。但梦中情景像在眼前,他连忙跑到山后,果然发现有一棵千年毛竹。他斩下毛竹,削成了一根结实的扁担,按那白胡子老汉的吩咐,他买来一口大锅、把扁担搁在锅里,煮了起来。

慈溪担山池有多深,慈溪担山池历史传说(4)

  他扳着指头算,到八月初七才满四十九天。谁知,陈老爹实在支持不住了,烧火时合了一下眼皮,醒来却把日子给忘了。恰好这时三阿婆从窗外走过,陈老爹问:“三阿婆,今天是初几了?”

  这三阿婆耳朵有点聋,误把“今天”听成了“明天”,“初几”听成了“初七”。连连点头说:“是初七!是初七!”

  陈老爹赶紧把锅盖打开,只见那根扁担油光光的。他按梦中白胡子老汉的指点,找了两座山,拦腰凿上洞,把扁担往两山一插,朝自己肩上一搁,往三北走来。

  谁知道,刚走到离阿宝遇难的地方还有十多里远,毛竹扁担因少煮了一天,只听的“咔嚓”一声,拦腰截断了。两座山落在海涂上,中间只隔了一根扁担的距离,这就成了如今的担山。

慈溪担山池有多深,慈溪担山池历史传说(5)

  后来,人们还在山脚下造了一座担山庙。附近的小村,就叫担山村。那怪潮听说陈老爹担山镇海,吓得倒退三十里,再也不敢到这里作恶来了。

费氏口述 李道一整理

转自《慈溪民间故事集》

图文/编辑:maomi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