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球的落点与踢法图解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3-12-29 23:28:43

毽子,又称毽球,古称抛足戏具,用鸡毛插在圆形的底座上制成的游戏器具。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毽子起源于汉代,古代蹴鞠发展而来。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

一、毽球的历史渊源

毽球俗称“毽子”,古代文人也称为“燕子”,并有诗句“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中国的毽球运动历史久源。相传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们就有一种边跳边踢的舞蹈,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雏形。1913年山东济宁喻北屯城南张村一个东汉墓中出土了23块石画,上绘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们动作和谐舒展、潇洒自然。

踢毽球的落点与踢法图解,(1)

我国最早记载有踢毽子活动的书是唐代释道宣所写的《高僧传》。该书载“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日:‘此小儿世戏有工。’”

反踢就是拐子。站在井栏之上能连续踢五百个拐子,足见其技术的熟练。而佛陀称踢毽子为“世戏”,可见在隋唐时期,踢毽子已是社会上较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了。宋代的踢毽子活动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今时小儿,三五成群走踢。”

古代的儿童非常喜欢踢毽子,踢毽子在古代也叫“打鸡”。当然不是打真的鸡,而是用脚踢打用鸡毛做的毽子。这是我国古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游戏。

毽子在古时候是用一些鸡毛插在一个圆形底座上做成的。聪明的古人常常用带有孔的钱币做底座,在它上面插上漂亮的鸡毛。尤其是小朋友最喜欢玩这个游戏了。只要有一个毽子,不管人多还是人少都可以一起玩。由于是用羽毛做成的,所以你看“毽”字就是用毛作偏旁的。

踢毽子可有讲究了。不只是要求能踢的个数多,还要变换出各种花样。古时候关于踢毽子的词语,就有“耸膝、突肚、佛项珠、拐子”等很多呢。这些词语都是指踢毽子的不同花样和技巧。

在明清时期,北京城有个踢毽子的高手,他踢毽子时手舞足蹈,很长时间都不停息,一会儿用脚背踢,一会儿用脚面踢,一会儿用自己的背部接住 毽子,一会儿用胸部接住,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踢得非常好,感觉是与毽子合二为一了。他踢毽子的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程度。

朋友,你会踢毽子吗?技术怎么样啊? 不会没关系,跟我一起学吧!

二、踢毽球的好处

踢毽球的落点与踢法图解,(2)

踢毽子是全身心的健康运动。

踢毽子首先可以调节人的思想情绪,特别是众人在一起的“群踢”,宽松的心境、欢快的节奏、紧张的场面,往往使人乐而忘疲、乐而忘忧,无形中增强了机体的活力和战胜困难、抵抗疾病的能力。

踢毽子是男女老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欢聚,还是社交的好形式,对于增加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消除老人与青少年之间的代沟及老年人的孤独感等,都是有效的妙方良药。

其次,踢毽子时出现的激烈运动,无疑能对人的呼吸、血液循环系统起到直接促进作用,不仅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提高,而且还有促进消化和新陈代谢的作用

第三,毽子踢起来在空中飞舞,不能落地;人的动作要迅捷麻利,在瞬间完成踢的动作,要求人的反应必须高度机智、灵活,体态非常柔和、轻巧,如果没有大脑、眼睛、四肢的密切配合,没有多个系统的有机互动,显然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踢毽子起码能对大脑的思维、眼睛的视觉、腰腿的转动屈伸功能起到有效的锻炼和改善。久而久之,就可能达到骨骼坚实、关节滑利、韧带随和、肌肉健美的目的。特别是踢毽子动作带动的人体关节的横向摆动,对动员机体迟钝部位的参与和潜能的发挥,是功不可没的,而全身机能的有效发挥,是造就人身心健康的基本元素。

三、毽球的踢法


踢毽球的落点与踢法图解,(3)

1、 单踢

动作要领:练习者用左脚或右脚的脚内侧连续踢毽子,踢毽子的脚踢完一次后可以与地面接触再踢下一次,也可以不接触悬踢,毽子的高度不限,毽子掉地上捡起继续踢。

小孩子先练习空踢,不要毽子直接学习左足、右足脚内侧空踢,目的是培养踢毽子的基本动作熟练度及身体的平衡感。在空踢练习熟练的基础上,先从单脚踢毽子开始练习,学完单脚踢的基本动作后,再练习连贯动作。

踢毽球的落点与踢法图解,(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