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变色龙(Brookesia nana)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根据"岛屿规则",当新物种迁移到岛屿时,它们可能会缩小或增长,以填补新的生态位。那么岛屿规则是否可以解释纳米变色龙和其他物种在自然界中的极端进化呢?
纳米变色龙是世界上最小的爬行动物和羊膜脊椎动物之一。它们发现于马达加斯加北部的山区,雄性个体体长约为13.5毫米,可以在手指末端舒适的站着。
与之相差不大的是Jaragua侏儒壁虎(Sphaerodactylus ariasae)。这些壁虎大小仅有一枚硬币那么大,长度从鼻子到尾巴为16毫米。它们于2001年被发现于多米尼加共和国南部的贝阿塔岛,这个小岛被森林覆盖。
然而,由于两性大小二态性的存在,很难确定世界上最小的物种。正如爬虫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Mark Scherz博士在他的博客中指出的那样,雌性纳米变色龙比雄性纳米变色龙或雌性Jaragua侏儒壁虎要大得多。
因此,是否将新物种视为世界上最小的羊膜脊椎动物取决于我们是以雄性还是雌性体型,或者二者的中点来定义它。事实证明,这在其他存在大小二态性的物种中也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例如青蛙,Scherz在博客中写道。
除了体型微小之外,这些小型物种与其他岛屿物种还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岛屿上。这个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会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推动它们进化得更小。由于地理上的孤立,岛屿对居住在其中的物种的进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孤岛规则:颠覆想象的生物演化一提到"岛屿",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热带天堂、椰林树影和清澈的海水。与广阔陆地上的生物相比,岛屿动物因其特殊的体型而闻名。然而,如果我们以"上帝视角"来观察岛屿上的动物,必然会对它们感到惊奇。
那些从大陆迁移到岛屿上的动物中,大型动物往往有变小的趋势,而小型动物则有变大的趋势。从矮化的象、迷你变色龙到"霍比特人",再到200斤的巨鼠,细长如线能穿过稻草的巴巴多斯蠕蛇,这些现象颠覆了我们的想象。
其中,移居岛屿后体型变大的现象被称为岛屿巨人化。例如,西印度洋群岛的一种已灭绝的胡提亚巨鼠是已知的最大啮齿类动物,体重可达惊人的200公斤,相当于一头美洲黑熊的重量。另一个例子是毛里求斯岛的渡渡鸟,由于岛上缺乏掠食者,它们演化成了体型庞大但失去的飞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