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新时代价值,女排精神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01 15:26:28

中国女排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将中国女排的故事改编成电影,既是当下中国文艺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创作尝试,也必然会被熟悉和热爱中国女排的全国观众反复检视。面对这样的创作挑战,陈可辛导演的《夺冠》已经于9月25日全线上映,女排精神也在影片的带动下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女排精神新时代价值,女排精神激励我们砥砺前行(1)

《夺冠》采取了经典三幕剧的方式,依次展现了八十年代初中国女排的崛起、08奥运之后的低谷,以及郎平执教之后在里约奥运会上的重返巅峰。影片一开头,就把人们带入到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历史情境中,寥寥数笔,将当时女排姑娘们的个性清晰地描摹出来。在这个段落中,青年郎平和陈忠和的友谊与成长,女排精神的树立及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都让影片的前半部分流畅饱满,女排五连冠中的集体力量、拼搏精神、珍惜荣誉的内核得到了充分展现。

对于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来说,女排的影响力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竞技体育的领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女排姑娘身上所体现出的拼搏精神与“将耽误的时间追回来”的改革开放迫切感同向而行。影片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那段岁月的温情回忆,人们从女排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这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2011年,北京奥运女排经历了与冠军擦肩而过之后的低谷,影片借助人物对白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全国百姓不再会为了夺冠而欢天喜地的时候,排球仅仅是一个游戏吗?老女排的铁血与奉献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了吗?这不仅是创作者为剧中人物设置的矛盾冲突,也体现了当下人们对于女排精神的反思,是对于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继承和发展主流价值观念的严肃思考。虽然快乐排球、科学训练和职业精神已经成为新一代运动员、教练员甚至是球迷们的基本共识,但影片并未止步于此,而是通过郎平这个角色和一众新一代女排队员的成长去展现女排精神的当代发展。这既来自于对心中挚爱重新发现之后的矢志追寻,也来自于训练场内排球砸出的痕迹里所传达的拼搏和不屈。

女排精神新时代价值,女排精神激励我们砥砺前行(2)

作为一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影片,《夺冠》较好地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它既是现实主义的题材,也借助改编和想象补白了高光时刻之后我们所不知道的人物弧光,体现出浪漫主义的色彩。同时,也跨越了近四十年的历史时期,展现了两代人的成长与际遇,通过个体传记传递了集体记忆。

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女排精神一次次地鼓舞了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漳州女排训练基地犹如一个时光隧道,让今天的我们重温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每一个个体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共同命运。《夺冠》从观众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切入,呈现个体与国家、个体与时代之间的丰富而又多元的有机关联,从而成功唤起了当代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集体记忆与价值共鸣。(文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梁君健)

(编辑 赵羽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