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在ATM机上的应用是一大进步,传统ATM机取款无法保证进行取款的是否为本人,结合生物识别技术之后可以确保取款人的身份真实可信,进一步加强了账户安全,同时也为用户带来了方便。
3、SIMeID
2018年4月,公安部在共青城市举办全国SIMeID贴膜卡首发仪式,贴上厚度仅为0.19mm的贴膜卡,用户就可以把电子身份标识加载在手机SIM卡中,在不更换原有SIM卡的情况下便捷使用网络个人身份标识。
通过这张卡,用户不需要提交自己的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将极大降低信息被盗用的风险,保障公民在个人隐私、网络交易和虚拟财产等多方面的权益。
同时借助这张卡,市民可享受包括“港澳通行证线上二次签注”“户政夫妻网上投靠落户”“交通违法在线学习”等服务。
4、E证通
2018年6月,腾讯推出基于eID的权威数字身份认证“E证通”。“E证通”是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的权威性数字身份,通过密码算法生成,不含任何明文信息,也无法逆推出个人真实身份。
据了解,后期粤港澳大湾区“E证通”将承载更多证件,包括身份证、回乡证、电子港澳通行证等,从而实现大湾区用户的身份线上互相认证。
现在深圳蛇口码头已经上线“E证通”服务,用户在微信小程序上进行实名认证过后就可以体验线上身份识别认证、线下扫码过闸等便民服务。
5、手机eID
2018年8月,华为宣布启动了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载入手机的试点。
用户在支持eID的华为手机上开通服务后可以用于酒店入住、航旅纵横登录。12月,华为联合银联推出利用eID在线开通手机POS的功能,可用于多个场景。
华为推出eID功能,在扩大了手机钱包使用范围的同时,也将eID功能正式拓展到了手机端,可以说是eID功能的发展和进步,随着身份认证领域的不断竞争,身份认证的移动化、智能化也是趋势。
6、生物识别签证
中国驻英使馆及下属总领馆于4月30日起对包括英国公民在内的普通签证申请人采集指纹,11月1日开始全量采集指纹,12月17日起颁发生物识别签证。这是中国首次在西方大国中全面实施生物识别签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