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近体诗里讲究格律,区分“平仄”。“仄声”里面又可以细分为“上去入”三声,与“平声”算在一起,就是所谓“四声”。
“四声”的“身世”
这个四声,容易让人望文生义。普通话里不就是1、2、3、4声吗(轻声不算)?其实要是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就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
普通话的声调
没错,“平声”在普通话里分成了“阴平”与“阳平”,再加“上声”与“去声”,唯独找不到“入声”。
说来好笑,对于“声调”,其实古人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尚且没有韵书(为写作韵文的人检查哪些字可以押韵而分韵编排的字书),而“音韵蜂出”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学形式讲求声律和形式美。此外,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之后,梵文也对当时的国人有所启发。于是,齐梁时期沈约等人才算是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就算这样,当时的皇帝(梁武帝)还是不懂,于是沈约就告诉他,平上去入这“四声”非常简单,就是“天子圣哲”这四个字,皇帝听了这句话,就算不懂,当然还是很开心啦。
沈约,传说是他发现了汉语的声调
“入声”的真相
说到这里,当然有人会问,古代的“四声”是什么发的呢?明朝的释真空和尚,就为此专门作过一首诗: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里的“入声短促急收藏”是怎么理解的呢?实际上,在古代汉语的“四声”之中,“入声”最为特殊。它不但是一种声调,还是一种韵母。具体而已,在唐宋时期,如果一个汉字发成入声,那么它的韵母就必定以 -p、-t、-k三个辅音韵母收尾。
比如大家熟悉的岳飞《满江红》,这首诗所押韵的就都是收成-t的入声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xĭɐt];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lĭɛt]。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ŋĭwɐt];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ʦʰiet]。
靖康耻,犹未雪[sĭuɛt];
臣子恨,何时灭[mĭɛt]。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kʰĭuɛt];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xiwet]。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kʰĭwɐt]!
有人或许要问了,为什么偏偏是 -p、-t、-k这三个韵母呢?原因也很简单,古代汉语里有三个鼻音韵尾,也就是-m、-n、-ng。把这三个鼻音念的非常短促的话,就会发出 -p、-t、-k这三个对应的入声韵。这也就是“入声短促急收藏”的道理。不信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