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为什么只有四种声调,普通话的4种声调分别有什么特点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05 22:26:21

为什么没有了?

有人会说,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怎么知道“入声”就是这样发的。这有两个主要的理由。第一个,从古代留下的韵书看,三个入声的区分是很清楚的。

普通话为什么只有四种声调,普通话的4种声调分别有什么特点(5)

比如说,“叶噎液”三个字,在古代的韵书里,就被分别划在了“咸摄”、“山摄”与“梗摄”。再从“咸”、“山”、“梗”三个字看,它们的(古代)韵尾恰好就是 -m、-n、-ng,所以对应的入声字“叶噎液”,自然就是收成“ -p、-t、-k”了。

第二个理由,在于现存的语音现象。众所周知,汉语过去对朝鲜、日本、越南的语言产生过很大影响,所以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看朝鲜、日本、越南的汉字读法上看到入声的痕迹。就拿“”字来说,朝鲜(韩国)、日本、越南分别读成객(gaek)、キャク(kyaku)与khách。越南文写法比较奇怪(ch发k音),而日语因为不允许辅音(除了n)出现在词尾而在k后面加了一个u因此变成了“ク”,从变化比较小的韩语就可以知道,这三种语言的韵尾,其实就是来自于古代汉语的入声韵-k。

不仅如此,入声还存在于不少在当代的汉语方言里,像粤语(广州话),上面说的“叶噎液”三个字就念成ip、it、ik,韵尾跟隋唐年间相比也没有什么变化。

普通话为什么只有四种声调,普通话的4种声调分别有什么特点(6)

有入声的汉语方言(红点、蓝点)

既然如此,“入声”为什么在普通话里不见了呢?很有可能,是古人为了发音上的省力。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像ip这种元音 辅音的音节,当然不如i这个元音发出来这么干净清爽了。因此,从宋代之后,汉语中的入声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为了发音省力,三个入声韵母当然就合而为一了。就像今天的南京话,“叶噎液”都发成了一个音,也就是发出ie之后喉咙口“紧”一下,仿佛戛然而止一样。等到喉咙进一步松弛下来,”入声“自然就混到“平上去”三声里去了。所以今天的普通话没有入声,其实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必然结果。

普通话为什么只有四种声调,普通话的4种声调分别有什么特点(7)

北京话与南京话声调比较

顺便说一句,这个短促的“入声”,一直到20世纪初期还存在。这就是民国初年制定的“老国音”。这个“杂糅南北”的人工音系就保留了南京话念法的“入声”。语言学家赵元任还专门录过一张国语唱片,我们现在还能听到:

其中的

一句中的,北、不、六、月 四个字,就是老国音的“入声”读法。

普通话为什么只有四种声调,普通话的4种声调分别有什么特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