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第46回,标题是“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个故事刻画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甚至达到了“多智近妖”的程度。
在故事里,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又绕不开的人物,那就是鲁肃。作者安排他往返在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可以说,他才是借箭成败最关键的一环。
书中,孙刘结成联盟抗曹,周瑜惊诧于诸葛亮的才干,一心想整死他。但对于这位“友邦”特使,周瑜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缺箭,给你十天时间你去造一下。
十万支箭耗材巨大,紧急加班也造不完,何况造箭的材料、人工都是东吴的,随便哪一个环节拖延,就玩完了。而诸葛亮答应三天就能交货,并立下军令状。
为了随时掌握情况,周瑜派鲁肃前去打探虚实。可见,鲁肃是周瑜信任的人、心腹。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求他帮忙。
孔明曰: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救我。
肃曰:公自取其祸,我如何救得你?
孔明说,你借我20条船,每船上要30多名军事。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1000多个草把子。千万别告诉周瑜。
“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这一个“又”字说的是:上次诸葛亮洞悉周瑜设计用蒋干时,“吾曾告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你不肯为我隐讳,今日果然又弄出事来”。
也就是说,如今这个祸事,起因与你鲁肃也是有关系的,所以你必须帮我。
因为周瑜一旦得到口风,只要不给船只人员,或封琐渡口,诸葛亮都只能认命。
你看,从求鲁肃相救,到道德绑架,诸葛亮成功忽悠了鲁肃。
鲁肃回来后,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了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造箭原材料。
到了借箭那天,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同见证辉煌时刻。看到诸葛亮下令军士擂鼓呐喊,靠近曹军水寨。鲁肃吓坏了,很吃惊,诸葛亮却笑着说:
“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这一惊一笑,越发衬托出诸葛亮的高明。而曹操果然没让人失望,于是借箭成功了。
整个过程,我们看见了诸葛亮在算天,料定有一场大雾,算地,回来顺风顺水,算人,鲁肃的忠厚和曹操的多疑。这场心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的博弈,哪一个环节出了错,都不能成功。尤其是心理学的成功运用。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敢把身家性命压在鲁肃这个人身上呢?除了给鲁肃按了一个忠厚、诚实的人设外,还不得不说,在历史上,鲁肃本就是个极有见识和眼光的大才。
根据《三国志》记载,鲁肃是妥妥的高富帅,年轻个高,武功高强,且“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当年周瑜为居巢长,求资粮,鲁肃把家里一半的粮食捐给周瑜练兵。后来,鲁肃投奔周瑜,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说他有王佐之才。孙权十分赏识鲁肃的才能,评价很高,说鲁肃是上天赐给他的。
联刘抗曹也是鲁肃提出,并促成的。也就是说,鲁肃是极有远见的人。他应该十分清楚大敌当前,生死之际,齐心协力才是上策,怎可斩*盟友。
或许留下诸葛亮,从长远看,会如周瑜担心的,成为东吴的祸害,但当时形势下,鲁肃是有大局观念的,他不同意周瑜*诸葛亮。
赤壁之战时,鲁肃36岁。他的智商,绝不是用来陪衬剧情的小憨憨。
显然,作者也意识到这一点,在《三国演义》有个精彩的对话,周瑜大惊:“此人决不可留,吾决议斩之。”而鲁劝曰:若*孔明,却被曹操笑也。
由此,不难理解,与周瑜有过命交情的鲁肃,为什么在关键时候帮了诸葛亮一把。
总之,作者让诸葛亮洞察这一切,并赌对了。
当然,这既有剧情的需要,又有史实人物个性的依据。
而且,在历史文献里,不久前,鲁肃已是诸葛亮的朋友。所以,鲁肃向周瑜汇报打探到的敌情时,僻重就轻地,帮一把在读者认知里“正义方”的朋友,是不是也顺理成章?
在借箭故事里,作者非常妙的设计了鲁肃这个存在感低的“关键人物”,推动剧情发展,而不是其他人。
如果说,诸葛亮算到鲁肃的动机,为人,眼光,精到如同妖神的地步,那作者在史实与艺术创作里自如切换,又是何其的高明。
然而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还在于一场足以排在小说艺术创作榜首的大雾。
我们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是虚构的。在历史上,是赤壁之战五年后,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事。
孙权乘船去曹营侦察,船中曹军箭甚多。为保持船体平衡,孙权命人调转船头,让敌军射到船的另一面。
后在《三国志平话》里,主人公变成了周瑜。增加了用黑布把船蒙起来,曹军射的箭都插在布上,周瑜得到了很多箭的情节。
在《三国演义》里,作者把它们都编在诸葛亮身上,偏爱地塑造出一个知天文地理、识人心的人物形象。
孙绍振教授说:这两个平庸的故事变成伟大的历史经典,是因为《三国演义》增加了一个自然条件,诸葛亮事前就预料到三天后有大雾。有了这个条件,让草船借箭,不仅仅表现一个人的机智,而是两个杰出的人之间奇妙的、深刻的心理错位。
三国的谋略、烽烟,本就是一场智慧和胆识的较量,把心理学运用到极致,换来的是对人性最深刻的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