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喜欢象棋,王阳明为什么杀那么多人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5 06:03:33

#微头条首发挑战赛#1486年,15岁的王阳明,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直闯大明帝国边疆,两个蒙古人发现一人骑在马上正弯弓搭箭朝他们射击。拍马飞奔离开,王阳明哈哈大笑,掉头赶回北京。回家后却遭父亲一顿臭骂,说他不务正事。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1472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自幼就非常聪明,4岁之前他就能把他爷爷王天叙经常朗诵的书籍内容背得滚瓜烂熟。

王阳明天生好动(有人笑说他患了多动症)、活泼、顽皮,好奇心特强的孩童,自从4岁开口会讲话开始,凡碰上什么新奇事物,总是询问他的爷爷王天叙,他简直就是一个“10万为什么”。

王阳明的爷爷有时被他问得心烦意乱、走头无路。就因为他有超常人的好奇心,所以他对身边的事物和名人丶传奇人物事迹都要去研究一番,大有“打烂沙煲问到底”的气概。

王阳明7、8岁的时候就迷上了中国象棋,只要有人下象棋,必然会有他份。找他不着的时候,他不是和别人玩象棋,就是赶在去玩象棋的路上。

王阳明玩象棋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他把棋盘当成战地,棋子作为他的士兵,他本人就是一个指挥官。他在吃饭时、冲凉时、睡觉时旁边都摆着棋谱。

王阳明父亲见自己的儿子,没日没夜沉浸在象棋的世界里,担心他因此荒废学业。于是趁他睡觉时,偷偷把象棋扔到河里。

王阳明知道父亲扔了象棋,心痛不已。奋笔疾书,写下一首诗以悼念象棋的“惨遭毒手”的命运写道:“象棋在于乐悠悠,苦被严父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帅溺水同时休。车马千里随波去,相士和川逐浪流。炮响声音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

从这一首诗可以看出,王阳明不是一般的聪明。

他秉承孔圣人(孔子)的“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王阳明悟道,要做到万世开太平,不是靠嘴皮子,而要靠出色的军事能力才能经略四方。

他依靠“经略四方”的理想,进行实践作战。他和一班小朋友又开始玩起军事游戏。

凭着对象棋的研究理论,他制作了大小旗帜数面,自己刚装扮成指挥官的样子居中调度。

他不断地变换手中的旗帜,指挥他的“士兵”们左旋右转,右旋左转,一副排兵布阵的架势啊。

王阳明觉得这些在室内玩的军事游戏,没有真实感,不够震撼。于是,他决定到真实的“战场”去实地感受模拟一次。

1486年,年仅15岁的王阳明单枪匹马私出居庸关。当时大明帝国的主要敌人就是居庸关外的蒙古人,他们三番五次攻击大明帝国的边疆。

王阳明私出居庸关其实其中一个目的除了感受实地作战外,还是为了实地考察蒙古人,希望能得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当他行进在居庸关的一条羊肠小道时,被两个蒙古人瞅见,王阳明马上抽出弓,搭上利箭对着两个蒙古人大喊:“哪里走,吃我一箭!”

两个蒙古人,见这情形落慌而逃。他看着两个蒙古人的背影哈哈大笑,为自己有这样的勇气感到自豪!

回到北京他把私出居庸关的事告诉父亲,他父亲不但不支持他的做法,反而将他臭骂一顿。

当日他连夜写了一篇《平安策》请求父亲交给皇帝,供皇帝在治理边疆问题上参考。可惜,他父亲只当王阳明这件事是儿戏。乌乎哀哉!

王阳明超常人聪明,以致于他积累大量的知识,同时也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气。

王阳明为什么喜欢象棋,王阳明为什么*那么多人(1)

王阳明为什么喜欢象棋,王阳明为什么*那么多人(2)

王阳明为什么喜欢象棋,王阳明为什么*那么多人(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