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玉牒”展区
历代皇族谱牒均属当时国家高度机密,除皇帝本人和极少数宗亲、高官外,其他人均不可览阅。殊为可惜的是,宋以前的所有皇族谱牒均已亡佚。从展出的皇族谱牒可以看到,其开本阔大,装帧富雅,迥非民间家谱可比。同时,因其记载对象特殊,文字信息丰富,有着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故而弥足珍贵。
据资料统计,古往今来,中国人约使用过23000余个姓氏,有单姓、复姓、三字姓、四字姓等,形成了蔚为大观的姓氏文化。伴随着历史进程,许多姓氏因迁徙、战乱、灾荒、瘟疫、避祸、避讳、民族融合等原因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现存的4000余个姓氏中,又有一些姓氏因人数稀少,为大众所陌生,成为生僻稀见姓氏。本次展览展出川图馆藏的若干生僻稀见姓氏家谱,如别、闵、亢、茹、门、漆、钮、劳、补、於、仲、晏、蓝等姓,观者可一览生僻稀见姓氏风貌,也是令人大长见识。
家族的百科全书
国家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世谱等,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记录家族的世系繁衍、迁徙发展、婚姻仕宦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历史图籍,彰显家族价值追求、气质风貌,堪称家族的百科全书。家谱既是国家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血脉赓续、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
宋代以前,家谱以官修为主,主要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宋代以降,私家修谱日渐兴盛,家谱的编纂主要转为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明代,家谱体例臻于成熟和完善,奠定了后世家谱基本格局。清及民国,中国家谱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堪称中国家谱发展的高峰时期。当前世界各大图书馆收藏的中国家谱总数约有三四万种之多,而散布在中国民间的家谱更是浩若繁星,不胜枚举。
家谱大体包括谱序、凡例、谱论、恩荣录、像赞、姓源、族规家训、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名迹录、仕宦录、年谱、艺文、字辈谱、领谱字号、余庆录等内容。
现场展品
家谱乃家族之史,一个家族的生命力在于其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一部家谱的生命力则在于其世代赓续,递修不辍。按照中国传统惯例,修编家谱一般是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目前所知,族谱中续修最多者有20余修。然因天灾、人祸诸等不虞,时有中断者,能全部完整保留下来绝少,多已成断简残帙,甚至散佚无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