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异戊二烯的危害,聚异戊二烯结构式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6 19:08:36

速发型乳胶过敏症状 | 图源:Lahti, A. (1995)

有的过敏者是在几十分钟内很快有反应,有的则是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天才出现症状。由于乳胶过敏症状与其他过敏症状类似,当时的医护人员又缺少对乳胶过敏的认识,它经常被误诊为其他过敏症。

第一例确诊的速发型乳胶过敏出现在1979年。一位家庭主妇每次换乳胶手套时都会感觉到强烈的刺痛,然后在15分钟内起水疱。此后乳胶过敏的确诊病例越来越多。

聚异戊二烯的危害,聚异戊二烯结构式(9)

乳胶手套也常用于家务活 | 图源:Marco Verch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乳胶过敏通常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就怕它在手术期间捣乱。1984年,曾有护士在剖腹产时出现荨麻疹、气管堵塞的过敏反应。医生开始误以为她是对麻醉剂中的成分过敏,最后发现手套中的乳胶才是元凶。1991年,一位病人在做钡灌肠时,因为对导管上的乳胶球过敏而死亡。

此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提醒医生要注意询问病人对乳胶制品的反应。然而,直到今天,乳胶过敏依然是个容易被忽略的病症

那能不能去除乳胶中的过敏原呢?

乳胶的成分相当复杂,经过加工后的乳胶主要成分是顺式-1,4-聚异戊二烯(cis-1,4-polyisoprene),这种成分并不会引发过敏,过敏原的真身是占少数的乳胶蛋白。科学家已经鉴定出了超过10种能够引发过敏的乳胶蛋白。如果它们能老实地待在乳胶制品里,倒不至于造成危害。

问题在于,乳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硫化、加氨等步骤,这会让乳胶蛋白水解、变性,变得更易溶。于是戴手套的时候,乳胶蛋白就可能溶解在汗液中,侵入皮肤。

聚异戊二烯的危害,聚异戊二烯结构式(10)

乳胶加工厂 | 图源:Wikipedia

此外,一些乳胶手套表面还会添加淀粉等粉状物质,避免手套之间粘连,同时作为润滑剂,减少摩擦阻力。然而在医院里,医护人员需要勤换手套,这些粉末颗粒可能沾上乳胶蛋白,就像花粉、尘埃悬浮在空气中,进入呼吸道,诱发过敏。因此使用无粉乳胶手套可以有效减少乳胶过敏现象。

从乳胶中去除乳胶蛋白虽然可行,但这会大大增加手套成本。另一种更省钱又彻底的方式是让过敏者使用人工橡胶手套,比如丁腈橡胶手套,替代乳胶手套。

聚异戊二烯的危害,聚异戊二烯结构式(11)

乳胶过敏者常常伴随着香蕉过敏 | 图源:Pixabay

乳胶过敏者除了避免使用乳胶制品外,在饮食方面也要格外注意。67%的乳胶过敏者还对其他东西过敏,包括香蕉、牛油果、猕猴桃、百香果、李子、草莓、土豆等。其中一些食物所含的植物蛋白有与乳胶蛋白有相似的结构,因此触发了乳胶过敏者的过敏反应。

看到这里,你也不必过度“胶”虑,现在大多数乳胶手套都已经处理成无粉、低蛋白的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性能优越的人造材料可以替代。

天然都比人工好?乳胶第一个出来“打肿脸”。

封面来源:Pixabay

参考资料:

https://docs.qq.com/doc/DRlBUdW1hYUFIbldv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