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下盘不稳,跆拳道下盘稳吗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17 16:32:40

自武术打假,武术就成了笑柄,武术到底是不是花架子这个事情不能用非黑即白的方式来解释。在解释武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今比较流行的自由搏击,学过初高中物理的人都会明白。自由搏击的直拳,勾拳,都是最简单且最直接的击打方式,其力道之大,如果没有护具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震断发力者的手骨。而搏击的打击点多数都集中在身体头部,软肋,膝盖内侧等部分,这些地方都是人体薄弱且极易致死致残的地方。对于搏击的防御方式,双手护头,理论上可以抵消对手所有正面的攻击。

跆拳道下盘不稳,跆拳道下盘稳吗(1)

了解完自由搏击,我们可以看到,当今世上。在一对一的格斗场上,自由搏击的打斗是最省力且最简单高效的攻防平衡式格斗方式。这里笔者先解读传统武术的第一个问题,中门大开的格斗方式。无论是太极,还是电视上常常出现的白鹤亮翅,这些武术家往往中门大开,在近距离格斗中,这样的姿势无疑将身体头部,胸部完全暴露给了对手。如果拘泥于一对一擂台赛,这种姿势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是一旦场地够大,对手处于多人混战的情况之下,中门大开的姿势就有了一定的优势,对比于双手护头的防御方式,中门大开的姿势更容易观察多个方向的敌人,展开的臂展也可以有效的给自己留出闪身空间。这也凸显了中国武术的灵活性,打不过就跑,不拘泥于一点一地的战斗,身法灵活一直是中国武术的主要思路,无论是内外家功夫,格挡不如根本让对手打不着。

跆拳道下盘不稳,跆拳道下盘稳吗(2)

这一理论我们可以参考跆拳道中的侧踢,上段踢,以及永春和蛇形拳。跆拳道侧重踢技,虽然侧踢以及上段踢会造成下盘不稳,但是其攻击范围会比直拳远,只要不被预判抓腿。腿部发力刚猛还是可以做到无伤击倒对手的,这就是以长打短的打法。永春和蛇形拳正好相反,练过木人的都知道,永春旨在以近打近,一但贴身到足够短的距离,对手直拳勾拳的威力就难以发挥,这时依靠寸劲对脖颈太阳穴,双耳进行打击是有奇效的。当然自由搏击以及拳击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控制距离的,尝尝看搏击擂台的人都会发现,所有拳击者步伐十分轻快,依靠快速的走位,将身体与对手拉至一米左右,保证直拳威力。

跆拳道下盘不稳,跆拳道下盘稳吗(3)

那么对于传统武术来说,是否真的能与自由搏击一战呢。答案一定是肯定的,这里我们可以参考泰国国术泰拳。凡是习练泰拳的人最初练的都是抗击打能力,泰拳以侧身单手单腿为防御姿态。攻击多变,但是击打点也多是人体软肋。对比于自由搏击,泰拳的侧身防御比双拳的正面防御视野更宽阔,这是牺牲了一定防御来增加攻击的方式。通过观察泰拳的训练过程,我们可以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武术中的拳法无论是太祖长拳,洪拳还是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想要与自由搏击一战是必须要拳有力,腿有根,眼有灵的。想要是借力打力,你也需要有力气去借啊。

跆拳道下盘不稳,跆拳道下盘稳吗(4)

第二个问题,各家拳法的套路姿势更像舞蹈。事实上,中国武术套路从习练开始就不是以面对一个对手来设计的。相比于蛮牛对顶的拳击和自由搏击,中国武术每个姿势的起式落式都是照顾了四面八方袭击来的对手。进可攻退可守,甚至很多姿势看似不雅,但是十分有助于扭头逃跑。武术不是仙术,武术套路也不是固定套路。一些人总觉得习武者都是老粗,但是一个真正的习武高手必然是聪明不能再聪明的人了。根据对手漏出的破绽不同,运用学过的不同姿势打出最大伤害,一直是武者的必备技能。只有处变不惊,将所有套路融会贯通,在再对手出招时,快速闪避攻击,发现对手破绽,思考对策,打出最合理一击。才是一个合格的武术大师应有的典范,无论是内家功还是外家功,刚还是柔和。这些思维都必须在一瞬间完成,这时候靠的就不是回忆武术姿势了,而是多年打斗中总结的实战经验。

跆拳道下盘不稳,跆拳道下盘稳吗(5)

在习武者之间,我们可以看到武术与搏击对打的武者,每次攻击都想从起势开始,打完后又要拉出姿态。除非你能一击击倒,不然这么打下去只能变成流氓互殴,样子难看也全无章法可言了。即便不是应对自由搏击,就是永春对打洪拳也是,不可能做到招招格挡,一套从头到尾的完美打完。所以对比于真正的武术大师,拳头硬,身体壮,是一个初期习武者的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师傅收徒弟很看天资的缘故。因为武术不是一个简单的套路游戏,而是一套完善的格斗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