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易经》 《易经参详》基础篇(三)
(原创)
易 智
2018年9月4日
《易经参详》
基础篇(三)
阴阳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阴阳原指日光向背的两种状态,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远古时代人民经过长期对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认为宇宙万物皆分阴阳,皆由阴阳组成,万物的始生、成长、鼎盛、衰亡皆因阴消阳息所致。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并且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变化,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源。在《易经》符号中,阴以- -表示,阳以—表示。
阴阳相推,相互转化,周而复始。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署代表阳,寒代表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一切事物道理是一样的,阴阳转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阴长阳衰,阴极阳至;或阳息阴消,阳极阴至,每一转化过程表现为一事物从生长到衰亡的周期。
阴阳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磁铁有阴阳两极,阳极与阳极或阴极与阴极相遇时互相排斥,阴极与阳极相遇时则互相吸引;阳极内含有阴,阴极内含有阳,当把磁铁两极切开又会构成新的阴阳体;磁性的切变产生电能,电路分阳极和阴极(也叫正负极),广泛应用与照明和动力等。
阴阳交合,万物繁衍,生生不息。雌雄交配,传花授粉,阴阳二气交感,繁衍生息。佛从更高境界说明了阴阳交感变化,“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百千万亿众生而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昼夜变化,昼为白天,属阳,夜为晚上,属阴,阴阳变化更替,白天有阴暗的地方,夜晚也有明亮之处;男人为阳,女人为阴,男性体内有雌性荷尔蒙,女性体内有雄性荷尔蒙,男女结合可以生男生女,如果男女都是纯阳纯阴,人类就不会繁衍生息;人的思维(思想)为阳,肉体(身体)为阴,思维可无拘无束,憧憧往来,朋从尔思,有纯正的思想(阳),也有邪恶的思想(阳中含阴),身体表现是动静,静是阴,动是阴中含阳,身体通过言行感染别人,加上道德规范,能辨别好坏善恶,思维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辨别正邪,所以人们说“观言行世间多君子,察思想则人间无圣人”。
易经中的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奇数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偶数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易经中的阴阳象征的范围无所不包,无所不含,可以分别喻示自然和人类社会一切对立的物象,如天地、男女、上下、君臣、夫妻、胜负、明暗、昼夜、正负数、阳电阴电等等。阴阳大到宇宙小到基因无不贯通。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它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它是质之本,道之源,性之根,是《易经》的重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