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歌从哪个节气算起的,中国广为流传的九九歌节气解说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25 01:50:16

#有历史有人文#

“数九寒天”,现在的“四九”,正是一年中最冷的阶段。

“数九”,是从每年的“冬至”开始,然后以“九日”为一段,顺次“数”下去——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有说,“九九”不必再加“一九”,便“耕牛遍地走”,因为马上就到“惊蛰”节气了。

这是北方,严格来说是黄河中下游一带民间流传的“九九歌”。

江南地区,也有自己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南北不同,温差很大——江南的“三九四九”,不须“冰上走”,而只是寒风吹得篱笆哗哗响,夜里睡觉要如白鹭蜷起身。之后各“九”,也与北方相异,只是“九九”春耕是一样的。

南北皆有“九九歌”,其“源流”如何?

从文字记载看,唐代,“九九”的“理念”,已很流行。

晚唐薛能《汉庙祈雨回阳春亭有怀》诗前半阙云——

“南荣轩槛接城闉,适罢祈农此访春。九九已从南至尽,芊芊初傍北篱新。”

“南至”,即“冬至”——太阳居于最南的位置——从“冬至”开始的“九九”数完的时候,便祈雨开始新的农忙了。

可知,以上南北“九九歌”,本质上都是计算农时的“杂节气”。

然而,只是冬天才有“九九歌”吗?

非也。

宋周尊道《豹隐纪谈》载:“土俗以‘二至’后九日为寒燠之候,故谚有‘夏至未来莫道热,冬至未来莫道寒’之语。又,(夏至后)一说云:‘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水加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露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单被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炭墼”,即“煤坯”。

周尊道接着说了前面所引江南冬至后的“九九歌”。他说的夏至“九九歌”,也应是江南一带“民谚”——那时的北方,已不在宋廷治下。

不过,宋也好唐也好,前面所引,皆为“流”而非“源”。

“源”是什么?

应该是上古先民在尚无成文历法情况下,“观象授时”,得出的一种虽然质朴但很哲学的“历法观”或叫“术数历法”。

距今5500年前后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了被称为“洛书”的玉版,证明当时的先民通过“立杆测影”,已经形成“八方九宫”理念,随而完美将时空统一了起来,并形成了一套“术数”系统。

这套“术数”系统,即《素问·三部九候论》所云:“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也即《管子·轻重》所云:“虙戲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虙戲”,就是伏羲。“合天道”的“九九之数”,更直观的表达,即为式盘“太一下行九宫图”。

这里,核心是“太一北斗”和“九宫”。太一行九宫,必从一位的“坎宫”开始,每四还于中央,于九位的“离宫”结束。

因此,每一循环必为“九日”;五个循环周期,便是“分至启闭”之“八节”长度;十个循环周期,则是“春夏秋冬”之“四时”长度;四个九十共三百六十日,余下五日由“立春” “春分”“立夏”“立秋”“秋分”前的各一个共五个“废日”补齐,可见阜阳双古堆汝阴侯汉墓出土太一九宫式盘。

先民这样的“历法观”,能够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

这也是“数九”,包括冬至九九和夏至九九之源。

九九歌从哪个节气算起的,中国广为流传的九九歌节气解说(1)

九九歌从哪个节气算起的,中国广为流传的九九歌节气解说(2)

九九歌从哪个节气算起的,中国广为流传的九九歌节气解说(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