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1-25 15:00:15

隋唐时期,为了避免出现像曹操、宇文泰那样的权相,实行了三省宰相分权制。中书省的两个宰相负责决策,门下省的两个宰相负责驳正,尚书省的两个宰相负责执行。

两个中书令,两个门下侍中,两个左右仆射,就是六个宰相。碰到重大的决策问题,六个宰相还不能做主,还得开会讨论。

六部九卿、御史大夫、太子老师,只要在官职后面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与朝政”,就算是宰相了。

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1)

长孙无忌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正常的情况,朝廷里面的宰相,就有十几位。宰相们退休和去世之后,新的宰相就会补上来。唐朝的宰相集体决策制度,使得唐朝的宰相非常多。

《唐会要》记载,李世民当朝二十三年,总共任命了二十九位宰相。李世民的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李靖、徐茂公(李绩)、萧瑀、马周、高士廉、褚遂良等人名气比较大。

还有一些贞观宰相,名气实在是太低,在历史上没有存在感。比如高季辅、张行成、杨宏礼、崔仁师、杜淹、戴冑、杨师道、陈叔达、温彦博、宇文士及等人,就没有知名度。

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2)

裴寂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手下没有存在感的宰相,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一种是太上皇遗留的宰相,一种是门阀代表人物,一种是能力强任期短的宰相,一种是太子李治的老师。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被迫退位为太上皇。朝廷的权力交接,必须按部就班。武德朝的宰相,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撤换。裴寂、萧瑀、封德彝、陈叔达、宇文士及,就是武德朝遗留的宰相。

萧瑀、封德彝在贞观朝,还是风云人物。裴寂的下场虽然不好,但是在贞观初年非常有分量。陈叔达虽然得到李世民的器重,但是跟萧瑀争风吃醋,结果被李世民罢官。

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3)

李世民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宇文士及是李渊的裙带官,靠着妹妹宇文昭仪发迹。李世民称帝之后,对宇文士及咋看都不顺眼。宇文士及为了保命,只能是“服玩食饮必极丰侈”。李世民见宇文士及污名自保,知道他没有野心,就让他富贵善终。

杜淹、戴冑、崔仁师、温彦博,都是李世民器重的宰相。他们有能力,也有权力,却没当多久宰相。杜淹是杜如晦的叔父,以吏部尚书参与朝政。《新唐书》记载,杜淹“所荐赢四十人,后皆知名”。

杜淹的能力,未必不如房玄龄。他跟房玄龄相比,最大的缺憾就是宰相任期太短。杜淹贞观元年拜相,贞观二年就病故。杜淹就算是有经天纬地之才,一年时间也干不出多少政绩啊。

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4)

上一张本文作者的照片镇楼。

戴冑、温彦博都是能力出众,却天不假寿,没当几年宰相就去世了。崔仁师刚当宰相,就得罪了褚遂良。褚遂良是李世民的心腹宰相,李世民支持褚遂良,把崔仁师的宰相职位罢免了。

初唐时期,弘农杨氏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旦、李隆基都任命了弘农杨氏宰相。杨师道和杨宏礼,是贞观朝弘农杨氏代表人物。他们虽然都是宰相,但是没有存在感。

杨师道当宰相的时间不短,但是没有建树。杨师道是李世民的姐夫,是李渊的女婿,是武则天的舅舅。虽然喜欢八卦杨师道的人很多,但是知道杨师道当宰相的人并不多。

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5)

李治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为了给李治铺路,把李治的老师徐茂公、长孙无忌、褚遂良、高季辅、张行成提拔为宰相。徐茂公和长孙无忌是凌烟阁功臣,褚遂良是增补的后凌烟阁功臣,三个人的名气都很大。

高季辅和张行成,都有瓦岗军的经历,都是因为太子李治的缘故,当上了宰相。这对瓦岗兄弟,在历史上没有存在感。他们虽然是宰相,但是没有犯错,也没有建树,就是平平淡淡得以善终。

本文史料来源:《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

附《唐会要》记载的贞观二十九位宰相名单截图:

李世民时期的四大名臣,李世民四大名臣排名(6)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版权公司签约,委托版权公司代表本人维护原创权益。未经授权转载者,版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护原创权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