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链接: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题为《齐心开创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引用“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呼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段话出自战国时代秦国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意思是:泰山(即上文中的“太山”)有如此之高度,是因为它从不拒绝渺小的土壤,积少成多;河海有如此之深度,是因为它从不舍弃细微的溪流,汇小为大;有雄心壮志的王者最终能建立大业,是因为他从不嫌弃不舍弃他的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
本文写于李斯在秦国为客卿时,其时秦王下令驱逐六国之士,李斯作为楚国士子也在被逐之列,临行前作此文,以劝谏逐客之举。行文中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南北、任人唯贤的思想,是法家现实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法家所主张的人生发展机遇之动态平等的体现。
若以站在21世纪新时代的眼光来阐释此言,即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仅仅依靠个体的力量,而要综合各方力量与因素;要有广博的胸怀,要有善于采纳不同意见的雅量,要有兼容并蓄的意识;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从全局出发,把握最终目标与框架,不纠结于细枝末节;积少成多、汇小为大,集腋成裘。
此言虽是古语,却有着鲜活的现实意义。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要完成一件有利于世界经济体之大事,就一定要有整体与全局的眼光,融合能够融合的一切积极力量,兼采各方意见,加强合作,海纳百川。“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古人之言,诚不我欺。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2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