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文学史上,西晋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重要时期。一位名叫束皙的学者,在这条璀璨的星河中熠熠闪亮。束皙。字广徽、家居阳平郡元城县安贤镇(今邯郸大名县束馆镇)。束哲于公元261年出生于世代显赫的大家族中。他是汉朝太子太傅(老师)辣广的后代。东汉王莽执政末期,天下动荡,人心不安,辣广的曾孙孟达为躲避动乱,从东海郡迁居到了今河北大名县沙麓山南.择地而建,傍山而居。为保全家族。清闲度日,便隐去真姓将竦字去掉“足”字旁,改姓为束,从此繁衍生息,家族趋盛。束皙的祖父束混,曾任陇西(今甘肃临洮南)太守,他的父亲束龛曾官居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在任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束皙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耳闻目染,勤奋上进。少年在京都国学读书时,就开始潜心攻读各门知识,博学多才,颇有成就,与其兄束谬,都是当时有名的才子。有人曾问当朝的博士曹志:“如今勤奋好学的属谁呢?”曹志毫不迟疑地回答说:“阳平的束皙好学不倦,恐怕没人能比得上他。”修完学业后,束皙回到家乡,被地方的官员举荐为官,但都没有应召。
有一年,阳平郡遭到了罕见的大旱灾,赤地千里,田野龟裂。束皙目睹此景,心焦如焚,他与乡人一起跪天祈祷三日,恰巧雷声大作,雨水如注,乡民们将此天功归于束皙的诚心。当年秋天,粮食获得丰收后,乡里到处传颂着一首歌谣:
束皙先生通神明,祭天三日降甘霖。
我的黍田得以育,我的稷田得以长。
何以酬报爱民情,祝愿先生永长生。
束皙闲居乡中后,开始设学馆教授学生、并著书撰文、学生中有人对束先生不慕荣利。甘守淡泊之志的做法很不理解。便询问老师为此专门写了一篇《玄居释作答文辞酣畅优美,气势激荡。当朝的大臣、著名的文学家张华,读了这篇赋文后,惊奇不已,遂将束皙召为自己的属员。
当时粮仓库存不足,饥民废业游食。束哲目睹时世,写了《劝农疏》一文,向晋武帝提出了发展农业的三条良策,建议增广农事开垦荒田,富民安邦。晋武帝对束皙的才识非常欣赏,并欣然采纳。
晋朝时有农历三月三到水滨宴饮的习俗。这天,人们都要邀请好友宴集于环曲的水流旁。在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飘流而下停靠在谁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或“流杯”。一天晋武帝向大臣挚虞问道:“三日曲水是什么意思?”挚虞回答说“汉章帝时,平原郡的徐肇,三月初生下三个女孩,只活了三天就死了。乡民们认为这件事不吉利,于是便到水滨,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淋浴,洗去积秽,祓除疾病和不祥。由于大家常在固定的地方洗浴,所以河岸成了环曲状,它的意义就源于此。”晋武帝听了说:“如此说来,这不是好事。”在场的束哲接上来说:“从前周公以邑为城,临近水滨,所以常在那里宴饮,世人仿效,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逐成习俗。再有秦昭襄王在河曲(河旁)饮酒三日,见金人奉剑说:'令君制服西夏。后来果然称霸诸侯,因此称为曲水。”晋武帝听了,非常高兴,赏赐给束皙黄金五十斤。
一天,有人向司空张华奉献了一枚从嵩山脚下得到的竹简上面有两行蝌蚪一样的字迹。张华让学者们辨认,都说不出所以然来。束皙看过后说:“这是汉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后经考证,确切无疑。此后不久便官佐著作郎,负责撰写《晋书·帝纪》、《晋书·志》,后又升为博士继续编写史书。公元281年汲都今河南汲县西南)人从战国时期僖王墓中挖出数十车竹简晋武帝简的字都是用写的字体呈蝌刘形、掘墓者为了探寻墓中的宝物·竹来履明。等到官府收缴上来后帝命令书法家卫恒和束皙一起整理翻译。公元291后这项艰的工程他运用自己渊博的知通过辨释出魏国的编年史书纪年》。该*载了从期商西周9)出《穆天子传》等七十多篇很有价值的历史古籍还增补了《诗经·小雅中的部分辞章《小雅》中有笙诗六篇,只有乐曲没有内容束皙根据曲乐的意境和考证。补写了《白华等六篇辞章曲辞合璧使这些珍贵的资料得以流传后世。为息奖他在古籍文化挖掘整理方面的贡献晋武帝升任他为尚书郎。
晋惠帝时。朝中司马伦担任相国束担任书。司马伦是一位野心外露,阴谋算权的人物。束哲预见到朝中倾辄,以期脚疾为借口,辞官回乡贤设学馆授徒学子慕名而至徒不计其数。他先后写下了《三魏人士传》《七代通记》等著作。但后来都散失了,只有《五经通论》《发蒙记》《束皙文集》等数十篇流传后世。
公元300年,束皙四十岁时早。当时元城的集镇罢市停业,哀悼束公。乡民和学生们拥于碑墓前,悲号盈野。人们为了纪念束皙,便将安贤镇改名为束馆镇。并集资修建了束公祠。祠内塑立着束公像,四壁绘有《学而不厌》《进京赶考》、《祈天求雨》等生平事迹。现束馆镇仍保留着一块清朝同治年间重修束公祠的石碑,碑文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