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①马,谁马也?”御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③骖,无笞④服。”
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
入室见臼⑤,曰:“徙⑥之牖⑦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
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⑧晚之时失也。
注释- 骖(cān):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居中的马叫“服”。
- 御:驾驶马车的人。
- 拊:拍。
- 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
- 臼(jiù):舂米的器具,用石头制成。
- 徙:搬走,搬开。
- 牖(yǒu):窗户。
- 蚤:同“早”。
卫国有个人迎娶新媳妇。新媳妇上车后就问:“车子侧面的马是谁家的?”车夫说:“借来的。”新媳妇就对车夫说:“用鞭子打两边的马,别打中间驾辕的马。”
车子到了夫家门口,新媳妇刚被扶下车,就对陪嫁的老妇说:“灭掉灶膛里的火,以免发生火灾。”
新媳妇走进屋里,看见有块石臼,说:“把石臼搬到窗户下面,放在这里妨碍人来回走路。”夫家的人听到后都笑话她。
这三句话,都是很要紧的话,但是却免不了被人嘲笑,这是因为说话的时机不对。
文言知识说“徙”:“徙”的本义是“迁移”,如“迁徙”,“徙居”。
“徙”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 指“搬走,搬开”。如上文中的“徙之牖下,妨往来者”。又如“曲突徙薪”。
- 指“改变,变化”。如《吕氏春秋·察今》:“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战国策》中的六个成语
一、安步当车
释义:悠闲安稳地走路,当作是乘车。比喻安贫乐贱,后来形容态度悠闲从容。
出处:《战国策·齐策》:“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二、百发百中
释义: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准确,每次都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三、抱薪救火
释义:抱着木柴去救火,比喻处理事情的方法错误,既无法达成目的,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处:《战国策·魏策》:“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
四、狐假虎威
释义: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有权者的威势欺压他人、作威作福。
出处:《战国策·楚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五、画蛇添足
释义:画好蛇后,多事为它添上蛇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六、图穷匕见
释义:地图展尽,匕首出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宋卫策》
启发与借鉴这位新媳妇,还未进门就开始指手画脚,完全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和说话的时机,结果不但遭到夫家的耻笑,还留下了很不好的第一印象。
不分时机,不看场合,不顾身份地张口就说,只会使自己显得幼稚和浅薄。说话的时机不对,即使是正确的意见,非但起不了作用,反而会招致他人的反感。
(本文完)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