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周武王得到哪两个人的辅佐,周武王分封了哪几个国家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03 00:40:53

姜太公是个牛人,他曾出仕商朝。但因为看不惯纣王暴虐无道,辞官隐居在渭水河畔做起了钓翁。

不过,姜太公的贤名远扬。周文王听说后,不辞辛劳,亲自备了厚礼登门拜访。在他真诚的请求下,姜太公出山辅佐他。

周文王施行德政,得到了诸侯和百姓的支持。他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子承父业,继续扛起伐纣大旗,最终结束了商纣王朝,建立了周王朝。

可以说,在开国功臣中,姜太公该居首位。他的地位和功绩,不光在周王朝得到认可,在后世也是倍受人们的推崇,被尊为百家宗师,肯定了他在政治、军事、纵横这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历史上周武王得到哪两个人的辅佐,周武王分封了哪几个国家(1)

(姜太公剧照)

然而,周武王去世时,却并没有把辅佐周成王的重任,交给姜太公,而是交给了周公,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周公是周文王的次子,也是周武王的同胞弟弟。

周公为人忠厚有德,又在诸兄弟中最为孝顺友爱,因此贤名在外。

周武王继位后,便尊姜太公为国师,而周公则被封为辅相。

周公深得周武王信任,无论国事大小,都要和他商议而定。

周公亦不辜负周武王信任,不仅提出“顺德谋事”的建议,还在伐纣胜利后,手持大钺,立于周武王身侧,向天下宣布商朝因纣王无道而灭亡,并拥立周武王为天子。而他也因贤德之名,颇有威望,成为仅次于周武王之下的权臣。

王朝新建,面临着政权不稳的局面。但周武王却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病不起。周公既对周武王的病情非常关心,希望他能恢复健康;同时还代他处理国家政务。

为了能让周武王恢复健康,周公在求医问药都没有效果后,心急如焚的他,竟将指甲烧成灰溶于水中,并向上天祈祷,希望能代周武王生病。

然而,周公的举动,并未能挽留住周武王。在建立周王朝第二年,周武王便病逝了。

周武王病逝时,他的儿子周成王才13岁,完全不能应付复杂的政局。因此周武王临终时,让周公辅佐周成王。

之所以选择周公而没有选择姜太公,周武王自然有他的想法。

历史上周武王得到哪两个人的辅佐,周武王分封了哪几个国家(2)

(周武王)

一、周武王忌惮姜太公的权势。

姜太公早年统领军权,在政事上也很有成就,因此深得人心,势力也逐渐强大。周武王在建立周王朝后,颇为忌惮姜太公的权势。担心他会拥兵自立,但姜太公毕竟是开国功臣,除掉他,势必落个“卸磨*驴”的污名,说不准会引发恐慌,造成国乱。所以,周武王思来想去,决定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皇权。他迎娶了姜太公的女儿邑姜,并把她封为皇后。

如此一来,姜太公成了周武王的岳父,自然不和他争权夺利了。

周武王还不放心,又把姜太公封在偏远的齐地,让他远离政治中心。

可见,周武王对姜太公的防范,那可不是一点点。

二、姜太公年纪太大。

早在周文王请姜太公出仕时,姜太公就已是70多岁的人了。

虽说他很有治国安邦的才干,但辅佐了两代君主,已经到了80多岁的年纪。可以说,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是非常高寿了,说不准哪天就会寿终正寝。

而周公则正值精壮之年,治国经验丰富,并不亚于姜太公。因此,选择周公显然是最明智的举动。

历史上周武王得到哪两个人的辅佐,周武王分封了哪几个国家(3)

(周公剧照)

​事实证明,周武王的选择是正确的。

周公在辅佐成王的事情上,极为尽力。他不光推行德政,还广纳贤才。

据说每当听说有贤德的人才来拜见他,他哪怕是在洗头吃饭,也要停止下来,亲自去见来访者。

由于他尽心尽力,百姓都对他非常敬佩。

不过,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却觊觎皇位,四处造谣说周公想篡夺王位。并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

周公主动找到姜太公和召公,向他们坦诚地表示自己没有野心。在解除了姜太公和召公的疑虑后,又和他们共同谋划,并联合起来,打败了管叔和蔡叔,同时平定了武庚之乱。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叛乱,周公建立了洛邑新城,他又把成为俘虏的殷商贵族迁到那里,并派兵严加看管起来。

由于周公忠心耿耿,他在执政期间,虽独掌大权,但他并未夺权。而且为开辟周朝盛世,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7年后,周成王20岁,周公按约定将政权还给了周成王。

周成王对周公很器重,再加上周公治理国家有功,因此周成王便将土地肥沃的鲁国封给了他。

(参考史料:《史记·鲁周公世家》《何尊铭文》)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