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黎光村村名来源深圳有两个黎光村,一个在观澜,一个在石岩。
观澜黎光村位于观澜办事处北面,距离街道办事处约 5 公里。相邻自然村有库坑、陂头吓、桂花、福城章阁、东莞塘厦大坪。
石岩黎光村位于石岩街道东南部,石岩河南岸,距离石岩街道办约1公里。相邻自然村东有塘坑村、西罗租村、北官田村。
黎光村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始祖刘念东跟随姑姑来到陂头吓老围谋生,替人家放牛。在地名"荒村"这山头,看到对面起伏高低的山腰适合居住,就在那里建房,慢慢形成一个村子。
因原来村子太穷,觉得原来的村名不那么好,全国解放后,好像见到了黎明的曙光,故改名为黎光。
黎光村主要山岭有木沟柴(又名坳背山)海拔 180 米。主要河流有黎光河,在村东南面。水库有三坳水库。
建村至民国年间,属东莞县塘厦乡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宝安县观澜乡。1958 年,属宝安县观澜公社。1977 年,属宝安县观澜镇。
2015 年,属龙华新区观澜办事处黎光社区管辖。2017年1月1日,属龙华区观澜街道办事处黎光社区管辖。
历史上,村民传统经营种植水稻、种菜、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养鱼。现时经营工业为主、兼营商业。
1992 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1998 年通自来水,1955 年通电话,1980 年通电,2001 年通网络。
黎光村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 15 座。客家碉楼特色炮楼 2 座,各占地50 平方米,老村、新村各一个。
姓氏溯源黎光村主要姓氏为刘姓,约 300 年前从广东五华迁移至广东宝安,后迁移到现住地。
2015 年末,户籍人口 453 中:男性 217 人,女性 236 人;非户籍外来人口 21450 人。祖籍本村的香港同胞有 114 人,华人华侨有 7 人,主要分布国家或地区美国、苏里南。
世居民族有汉族,世居民系为客家民系,本地通用方言为客家方言。
黎光村现存刘氏宗祠,始建于民国,占地面积约 100 平方米,经火灾烧至坍塌,只留下遗趾,没作宗祠使用。当地居民一年中参与祭祀活动次数 1 次,具体时间为清明节。
黎光小学黎光距离圩镇比较远,和相邻的村庄也有一定的距离。自古以来就比较独立,解放前就有私塾,培育姓刘的子孙。解放后,全民大办教育,培养人才。1952 年初,相邻的库坑村联合了桔岭村、大水坑村、新塘村、章阁村等村子利用桔岭庙开办库桔小学,是一座较有规模的学校。但是,黎光村要到桔岭庙去有 4 公里多路程,小学生上学单程要走一个多小时,只能在自己村里办学了。
黎光学校学生来自黎光村和邻近的陂头吓村,学生人数只有五、六十人。学校上不了规模。只能办一个复式学校,一个老师要教两三个班级,非常辛苦,而且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学校校址设在黎光新围,和村民的房屋相连,几间平房,就是学校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即文化革命后期,提出"教育要革命",在家门口办学。黎光隶属于库坑大队。库坑大队在黎光新村以北办了一个林场,这个林场是库坑大队的中心点,要办教育,就设在中心点,就设在黎光林场吧,这就是库坑附中。几年后,库坑附中搬到新圩,黎光又只办小学了。
八十年代,黎光村得到上级的支持,学校搬到了一个小山头,比较独立了。学校环境逐年得到改善。到九十年代,学校规模太小,不适应当时的形势,要把学校教育办得有规模,就把黎光小学合并了。黎光村离库坑小学较近,但村民觉得现代有车辆接送学生,索性让学生到观澜二小读书吧。
由此,黎光小学完成了历史任务而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