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远航有什么特点,郑和远航与西方航海家区别

首页 > 体育 > 作者:YD1662024-02-13 23:01:20

前言:《郑和远航》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原文很简短,但很有教育意义。郑和下西洋28年间,经历了7次浩大的远航,将整个东方航海事业推向了巅峰。它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它见证了世界历史上的东西(东方和西方国家)消长、大国兴衰的关键性一幕。

郑和远航有什么特点,郑和远航与西方航海家区别(1)

探索郑和远航的意义,与其说是因为它在那个时代的突然开始,不如说是它在那个时代无奈结束。15世纪欧亚大陆的两端,一个亚洲庞大的陆上帝国正在逐渐收缩,一个偏远的欧洲小国正在不断扩张。通过查阅史籍,我们发现了一件有趣的巧合,1405年,郑和舰队跨越了地球三分之一的距离到达了“古里”;1498年,达伽马舰队停靠在卡利卡特港——这是经过近一个世纪后,“古里”名称演变而来的,两者其实是一个地方。

我们对郑和远航的了解,既是追忆一段历史,又是反思一种现实。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又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神话。

永乐皇帝向往的汉武唐宗气象成就了郑和下西洋的盛世壮举

明朝初年,在中国社会中到底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把那样一支船队推向了大洋?这就不得不提起“永乐大帝”。

如果说洪武帝朱元璋继承了宋帝国的传承和疆土,那么永乐帝朱棣则是恢复了汉唐时的景象。朱棣武将出身,“靖难之变”后,登基做了皇帝,紧接着就开始了他扩张的步伐。

永乐皇帝统治下的中原帝国,无论在政治制度、经济财力还是军事技术、造船工艺上,都在世界上占据着绝对优势。明朝开国近半个世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这一切,使得永乐皇帝埋在心底的雄心开始蠢蠢欲动。

永乐元年,侯显出使西番(西藏、尼泊尔、印度);海童出使漠北(蒙古草原);陈诚出使西域(中亚)。永乐帝在位期间,在北方5次御驾亲征蒙古各部,在南方派遣大军征服了越南的阮氏王朝。

明帝国的扩张政策在永乐年间达到顶峰。陆地上已无对手,好大喜功的朱棣就把目光放到了海外。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除了到海外寻找侄子朱允炆之外,永乐皇帝决定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就是为了扩大明帝国在海外各国的影响力,显示天朝泱泱大国的富庶与强大

郑和远航有什么特点,郑和远航与西方航海家区别(2)

1405年,世界历史上最不可思议、中国历史上最难以忘怀的海上远征开始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世界上一支史无前例的海上特混编队。它由200余艘不同用途、大小不一的远洋海船组成,除了船员和其他辅助人员,还有随船出征的万余精锐战士,规模宏大,人员之多,都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新纪录。

特别引以为傲的是“郑和宝船”的体量,达到了在当时世界难以想象的地步,可惜在1474年,被慷慨激昂的愚官刘大夏将航海资料和宝船图纸付之一炬。

郑和宝船的大小超过了故宫太和殿,欧洲舰队的旗舰不及其四分之一

目前所有史料最早记载郑和远航的书籍是与其同行的马欢所撰写的《瀛涯胜览》,卷首语:

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明史·郑和传》中也有相同的描述,关于郑和宝船的尺寸几乎成为孤证,以至于后世的文献都用此数字来论述。

按明朝官方标准,一尺换算成现代长度单位是31.1厘米,63号宝船有多大?是一艘长138米、宽56米的庞然巨舰。

这样的体量是个什么概念?举几个例子,如300年后清朝北洋水师的亚洲第一铁甲舰“定远”号,长91米、宽19.5米;现代中国海军最先进的055型驱逐舰,长175米、宽21米,宽度还不到宝船的一半。

郑和宝船是15世纪初建造的,有9桅12帆。其体态巍峨,排水量14000吨,载重7000吨,是超越了时代的产物,也成了后世颇具争议性的问题。

郑和远航有什么特点,郑和远航与西方航海家区别(3)

再看看15世纪末期,欧洲大航海时代的两个典型舰队的情形:

相隔近一个世纪的东西方产物,如云泥之别,相比之下,郑和宝船当属世界第一。

明朝皇家建筑多建于永乐年间,建筑物的等级表现在各个方面,而最能体现建筑物等级高低的是其体量大小,往往是越大越高贵。

现在中国最大的一座明代建筑就是故宫里的太和殿(奉天殿),其正面原阔九间,两侧后加两间,变成十一间,进深五间,体现天子位居九五之尊。

太和殿高约35米、宽64米、深37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建筑。其体量宏大、造型庄重,具备了皇宫主殿应有的崇高形象。如果跟最大的宝船比较的话,一艘63号宝船大概能装下3个太和殿。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作为一个海上行驶的堡垒,宝船的结构比陆地上的房屋结构更加复杂,其龙骨、桅杆、隔舱板所选定的木材必定是百年以上的参天巨树。一想就知,一艘宝船所用的木料是太和殿的数倍,而建造整支下西洋的舰队所用的木料,将会是修建紫禁城所用木料的上百倍。

花费巨资造出了天下为之瞠目的无敌舰队,还要供给一支数万人船队的钱粮,几十年间导致国库空虚,这就造成了朝堂上下多数大臣的坚决反对,使得东方帝国的高光时刻,更像是一次隆重的谢幕典礼。

郑和远航有什么特点,郑和远航与西方航海家区别(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