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3月24日,20岁的鲁迅乘坐日轮“大贞丸”号离开南京东渡日本留学。在中国历史上,鲁迅、胡适这一代人是真正意义上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留学日本七年期间,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重要分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以“革命”为主题展开的历史,替代了1898年到1905年主要由“维新变法”来展开的历史。
在这一期间,鲁迅经历了弃医从文的根本转变。但是,在他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看得失望颓唐了起来。
于是,在陈独秀、胡适振臂一呼的文学革命中,鲁迅先是奉献了《呐喊》,接着又是《彷徨》,标志着文学革命最伟大的实绩。1926年,鲁迅把1907年至1926年间的23篇“体式上截然不同的东西,集合了做成一本书出版”,冠名以《坟》。
《坟》作为鲁迅作品的第一书,以它为象征,不难看出鲁迅杂文中的尖锐性和即时性。鲁迅在《坟》中所言,“我自己早知道毕竟不是什么战士了,而且也不能算前驱”,在真正的写作过程中,面对的顾忌并不少,但至少在杂文的创作中不需要假借他物来达到言说的目的。
相较于其小说和散文,杂文更能体现出鲁迅直抒胸臆和敢于抨击时弊的个性特点和精神气质,更能从中读出鲁迅一直倡导的出发点——“立人”。
一、从《坟》到提出“立人”的思想
钱理群先生曾说过:“鲁迅不像其他哲学家那样有一个自己建构的非常完整的体系,但是鲁迅持有一些最基本的出发点,‘立人’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最基础的、最核心的命题。”
《坟》的开卷是四篇文言力作,均写于1907年。在其中的《文化偏至论》一文中,鲁迅考察了西方19世纪文明大潮和19世纪末的新潮思想之后,结合当时的中国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鲁迅首先肯定了西方19世纪所取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益处,同时也指出物质至上、泯灭个性的弊端他希望“别立”以避免这些弊端,这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现代的人学思想。
其后,鲁迅将西方文化区分为“枝叶”和“根柢”,指出“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强盛,根柢在人”,提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的观点,使国人的生存成为真正的人的生存,体现着鲁迅对芸芸众生的深切关怀。
所谓“立人”,就是指人的全面、彻底解放,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个体,简言之“人立而后凡事举”和“尊个性而张精神”就是鲁迅“立人”思想的集中体现,即唤醒国民的自主意识、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摒弃个人的劣根性,能够理性、自由、独立自主地判断,确立新型的民族性格,这是鲁迅先生终身奋斗的出发点和归属点。
鲁迅从“立人”出发,希望国民不要再麻木不仁,而是积极主动地追求自我的独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与尊严,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体,真正意义上的人,通过个人的觉醒进而推动国家的觉醒与繁盛。
二、所谓“立人”的主要内容
- ①人的概念是“个”而非“类”
鲁迅提倡施蒂纳推崇的“极端之个人主义”,认为“惟此自性,即造物主”以及尼采创立的“超人”学说。在他们看来,人是绝对的“个人”观念的代表,个人的独立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鲁迅希望每一个具体的人都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自我个性的人,每一个人都能在文明社会中得到真正的利益,这也正是鲁迅“立人”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每个人生来的生命是自由而独立的,有自己存在的根据和原因。不因为世俗的浊流,而将自己自动地列入“一类人”中的队伍。
因为实现个体的基本前提,是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受别人左右。
- ②个体生命是自由的
“立我性为绝对之自由者也”,真正独立的个体,是彻底摆脱对他人依附,坚决不依赖他人的。这样的个体才能真正进入自由的状态,才能随心地去创造和创新。
鲁迅对个人的置重一直从留学日本时期延续到了他后来回国后的文学 创作中。在《随感录三十八》中,鲁迅说:“中国人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眉头‘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这便是文化竞争失败之后,不能再见振拔改进的原因。”
在他看来,“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一切新思想或改革都是从这些人身上发端的,他们是希望所在。
- ③成为“个人”的最后一步是将想法付诸行动
“视主观之心灵界,当较客观之物质界尤为尊”。鲁迅强调“精神现象实人类生活之极巅”,人在本性上有超越的追求,意识到且实行之,才能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果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却因为顾及大众,放弃了自我的追求和实现价值。这样的人,到头来还是思想受大众奴役的人,称不上是“个人”。
在鲁迅看来,“立人”的根本内涵揭示就是:个体的、自由的、精神的。被收录在《坟》中的几篇文言文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并不是他寻找答案时的那份急切,而是在他寻找人生答案中的站位和由站位而锁定的视点。
三、“立人”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意义有人说“鲁迅的一生,可以说是怀揣着立人的文化理想观察世界、批判世界的一生,但是,他所处的现实环境没法向他提供立人的真实保证,甚至连一丝渺茫的希望也没有,于是鲁迅的提升成了不断体验立人思想节节败退的一生,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从《呐喊》到《彷徨》,从《坟》到《野草》,都可以说是对立人的失败体验的咀嚼和悲叹,他的所有文学都是他咀嚼耻辱的记录。”
诚然,鲁迅的一生都在为人类个体存在意义而奋斗。在他的文章中,生存哲学更多体现在过程之上,而不是结果之中。他不仅如此用超越的眼光来看待死亡,还在过程之中构造生存的意义来对抗死亡。
他的作品都始终是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比热爱而写成的,“立人”的思想也始终没有离开过左右。在鲁迅看来,为了更好地实现“立人”,人的内心必须有所依靠,有所信仰。因为只有坚持自己信仰的人,才有可能结束被压迫、被奴役的日子。
要知道,自国门被强制打开,中国知识分子时常感到一种屈辱和压迫感。鲁迅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挫败,在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之后,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国民们尽早意识到“立人”的重要性。
虽然,即使到目前讲,国民们还是没有实现真正的“立人”。但正是因为有鲁迅这样的作品存在,才让千千万万还在浊流中的人有了反省自身的余地,才让更多的人知道——只有个性解放才能使社会群体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解放出来,才能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也只有实现了个人的独立,国家才能真正的独立。
鲁迅“立人”思想的提出,是远远高于其他知识分子的眼界,其考虑的深度和广度,无论是对当时还是现代,都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