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将领,就是在“别督”中排在第三位的廖淳,提起廖淳,可能很多人印象不深,但是提起他的另外一个名字,那就如雷贯耳了——他可能是汉末三国年间驰骋疆场时间最长的名将:“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
廖化是逃回西川的路上遇到了刘备远征军,刘备见了廖化很高兴,让他以宜都太守的身份独领一军(为别督)。
战时的都督是个临时工,夷陵之战结束后,廖化转正为广武都督、丞相参军、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直到蜀汉灭亡,廖化才在迁往洛阳的途中病故。
蜀汉这七位高级将领,在后面的史料中又出现的,还有原张飞副手、伐吴先锋吴班,这个人算起来也是国舅,他在夷陵战败后一路高升,在刘禅继位后不久就升任骠骑将军、假节、绵阳侯。
吴班在哪年辞世,史料没有记载,他的战友辅匡跟随刘备撤退后,一直活到蜀汉将亡。元熙元年 (公元238年)辅匡去世的时候,已经由镇南将军晋升右将军、中乡侯。
将军赵融在夷陵之战后再无史料提及,但却绝不是在此战中阵亡,因为像赵融那样都督级别的战将如果被东吴擒斩,那是一定要写在功劳簿上的,而东吴的功劳簿上,只记载了斩*蜀汉三员大将:“陆逊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备将杜路、刘宁等请降。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义阳傅肜,先主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曰:‘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战死。”
杜路和刘宁投降了,黄权也投降了,刘备驾前有名的大将,似乎就死了冯习、张南、傅肜、沙摩柯四位。
这四位都督级别、胡王级别的战将,在夷陵之战前鲜为人知,他们阵亡对蜀汉影响并不算太大,刘备和诸葛亮最痛心的,不是黄权投魏四将战死,而是侍中马良遇害。
马良并没有像小说描写的那样,画了刘备连营七百里的地图回成都向诸葛亮汇报,他是直接陨落于乱军之中:“先主称尊号,以良为侍中。及东征吴,遣良入武陵招纳五溪蛮夷,蛮夷渠帅皆受印号,咸如意指。会先主败绩于夷陵,良亦遇害。”
在后来曹魏实行的九品官制中,黄钺大将军、三公、丞相为第一品,四征、四镇、车骑、骠骑、诸大将军为第二品,侍中为第三品之首,其下是散骑常侍、中常侍、尚书令、左右仆射、尚书,也就是说如果换做曹魏,马良就是副丞相级别的高官。
即使是以汉室正统自居的刘备集团,侍中也是了不起的职位,我们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会发现侍中几乎就是丞相之下的最高级文官,其级别远高于后来成为诸葛亮接班人的费祎蒋琬:“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建兴元年,丞相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先主立太子,祎与允俱为舍人,迁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
马良比诸葛亮年纪小,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认为他们是拜把子哥们儿:“臣松之以为良盖与亮结为兄弟,或相与有亲;亮年长,良故呼亮为尊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