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提问:将军您好,我的女儿20岁,今年上大三。这几天她跟我说她喜欢的女孩跟她分手了,她很难过,要崩溃了,不想上学了,想回家,感觉自己又抑郁了,出现这种状况,作为妈妈,我怎样才能帮她走出困境?
高三的时候,她也遇到过这种状况,那个时候我以为是她和同学太要好了,想帮助别人,反而被别人的情绪左右,还跟她交流过,那时她还给我提过一嘴,妈妈我要是喜欢女孩你能接受吗?
当时我还以为她跟我开玩笑,虽然心里不舒服过,但我以为是学习压力太大造成的,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这方面。但现在看来,孩子确实出现了同性恋,我内心很着急,我该怎么去面对,怎么正确去引导孩子?
深求得到老师的帮助。
将军答:
我蛮想先跟你确认一下“正确引导孩子”具体指什么?我们先要就引导的方向达成共识。
如果是希望引导她喜欢异性,我着实做不到,如果说引导她妥当处理失恋后的情绪问题,我还是能发挥点作用。
Anyway,还是先说说女儿喜欢同性这件事吧。
以前有一次跟同事聊天,他说对孩子没啥要求,只要他健康快乐地长大就好,当时我非常不合时宜地问他,那假设你发现儿子喜欢同性呢?你能接受吗?
他楞在了那里,半天没说话(估计也有被我这种低情商反问整无语的原因),后来才挤出一句“那他能快乐吗”?
后来我们探讨了这件事,他是担心性少数群体不被主流价值观所接受,容易被排挤,很难像异性恋一样“正常”生活。
但他也承认,他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性少数群体这件事,甚至会自我怀疑,是不是作家长得没有教育好、引导好,导致孩子跟大多数人不一样?
无论是他,还是你,还有很多很多人,其实都已经被植入了一种观念“喜欢异性才是正常的、符合伦理的”,甚至“同性恋”、“双性恋”等在多年前都被纳入到“变态心理”、“性倒错”等学术研究范畴。
但时代确实是在进步和开化的,那只是一种取向,不能因为群体数量的多寡就被认定为不正常的、错误的。什么是正常?“正常”依然是人为定义的。
性取向绝大多数是基因决定的,跟后天教育关系不大,所以既不要觉得孩子喜欢同性就不对,也不要因此自责。
并且,就像我的同事所说,性少数群体更容易被排挤。
他们已经处在hard模式中,那就更需要来自父母的接纳,而往往性少数群体最大的压力也并不来自于外界舆论,而是担心包含至亲的近人际关系圈的不理解。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女儿的性取向还处在探索变化期(我的确认识20、30几岁性取向发生变化的朋友)。
那这个时候的“正确引导”更应该是开放式的,不应该帮她决定该喜欢同性还是异性,而是不加评价的接纳。
越是去否定、质疑甚至想改变她的性取向,她越会用“反叛”的方式去证明自己喜欢同性,并且你的质疑会把她越推越远。
女儿跟你坦白她喜欢女生,也会跟你讲她的失恋情绪,正是说明她觉得你能接纳她,可以支持她,也说明她需要家长的帮助。
除了刚才说得不加评判的接纳之外,作为家长可以做的是建立你们之间的沟通渠道,可以告诉女儿,她随时可以联系你,有什么想法和心情都可以跟你说,你愿意听。
对于一个处于失恋阶段的年轻人来说,有人愿意听,且是自己最亲密的人愿意听,就已经是一种治愈和帮助。
失恋会给人造成一种消极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不被爱、不值得被爱。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也好,朋友也好,能继续爱他们,无论发生什么都支持他们,让失恋当事人感受到自己还是处在抱持环境当中的,他们也会恢复地更快。
如果女儿在外读书,也可以让她寻求外界的专业帮助,比如问问她学校有没有专业的咨询室可以去聊聊,或者鼓励她多跟好朋友交流。
最后的一点建议就是不要讲大道理,比如学业为重啊,前途重要啊,她现在不想上学并非不重视学业,很可能只是一时的情绪导致。
可以有转圜余地的跟她沟通“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如果下个学期你还是想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妈妈同意,最近先不要想太多,调整好心情最重要”。
既让女儿感觉到她是被理解的,也不会让她因为无法应付学业而想要退缩,她反而会更容易“坚持”上课上学。
为人父母,面对子女的问题,尤其是这种不太常规的问题,一定是会无措和焦虑的,但也要相信自己的女儿,她是个成年人,她也有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她会成长。
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女儿愿意跟你敞开心扉,说明你一直以来都给女儿提供了有安全感、接纳的成长环境,你是她坚强的后盾,这已经十分难得。
祝好。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著有图书作品《对于自己你还是个陌生人》、《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