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奖现场)
我们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诺贝尔奖”——未来科学大奖。
该奖项是在2016年正式成立的,是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对外发起,北京一家科技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的,目的在于奖励那些曾为中国两岸三地工作过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虽然是为中国做出贡献,但依然不限制国籍。
(未来科学大奖logo)
未来科学大奖是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三大奖项,前两个对应了诺贝尔的医学奖和物理学家,第三个则弥补了诺贝尔缺失的数学奖。
评选机制则是借鉴了诺贝尔奖,通过评选机构的提名和邀请再由同行专业人士进行评定。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民间颁发的科学大奖。
而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已经在8月份的时候揭晓,颁奖典礼则是安排在了今年的11月份,获奖者为三人。
获得生命科学奖的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李文辉,他发现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对治疗乙型和丁型肝炎的药物开发工作起到更有效地帮助。
物质科学奖颁发给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学明教授,他研发出更为精准的新一代交叉分子束科学仪器,成功揭示了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
(2022年三位获奖人)
香港大学Edmund and Peggy Tse讲席教授莫毅明,则凭借自己创立的极小有理切线簇理论以及对志村簇上的Ax-Schanuel猜想的证明,荣获了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除了他们三个外,历年获奖人数已经有24个了。
平心而论,他们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和对世界作出的贡献真的不比诺贝尔的得奖者差,他们的名字不应该被埋没。
我国的未来科学大奖正是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表彰,为他们向世界正名。
一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让中国和世界人民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居然也没有得到诺贝尔奖,我们就自己奖励他。
袁隆平爷爷便是在2018年获得了生命科学奖。
和诺贝尔奖一样,我们也会给得奖者奖励一份奖金,为675万人民币,折合100万美元。
(袁隆平)
该奖项的资金来源与诺贝尔不同,都是香港政府通过基金会捐赠的,不用担心基金用完的问题。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100万美元太少,包括诺贝尔的1000万瑞典克朗也一样,这与科学家们所做出的贡献不匹配。
其实这个奖金水平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欧美国家,都已经相当于一个科学家近十年的薪资总和了。
大部分科学家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毕竟像诺贝尔那样拥有数百项发明专利,可以通过专利以及开工厂来盈利的商人性质科学家很少。
奖金不是为了让他们变成富翁,只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从而通过表彰来激励他们和更多优秀的人一起推动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
除了中国有自己的“诺贝尔奖”外,美国人也恶搞了一个“另类诺贝尔奖”。